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

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

ID:17589435

大小:20.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3

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_第1页
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_第2页
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小学生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他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加上父母的溺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们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有些父母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

2、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同时学校同学之间的交往、社会这个大熔炉的锤炼、家庭的教育方式,尤其是电视、网络游戏的影响,使得有些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难以处理的矛盾,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这些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如何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既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紧迫需要,也是我们学校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心理健康的意识,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

3、我、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针对这些现状下面我就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理疏导工作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注重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德国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灵的交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爱又是相互的,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爱需要沟通,老师的赞美和鼓励则是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肯定和赏识,不仅让学

4、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倾诉。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你,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注视着我,老师重视我,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老师更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冷落,从而挖掘学生的心理潜力,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而给胆怯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乐观的精神面貌共同参与学习。  二、注重同学间的自我教育  我们班上经

5、常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班级的事也不主动关心。针对这些情况,我会积极创设条件,多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分析、正确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一系列心理品质。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我会实行“这星期我当家”的活动。每周一个值日班长,让每一个同学都尝试“当官”的荣耀和责任,值日班长采用轮流或竞争上岗的形式。首先,有竞争者自我介绍,接下来就怎样管理班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给大家呈现,一周后班会课上利用五分钟时间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再由同学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

6、足,勉励其他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再接再厉,更加出色。一月后评比一个最佳班长,且可以再延续当一周的班长,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都争先当上值日班长为快。同样,学习委员等其它职务(包括组长)也是如此。我还大胆放手,主题班会也由小组承办,课余时间与他们确定好主题,把握尺度,内容、形式都由他们自己定,他们主持。同样每月评出一个最佳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小奖励。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同时也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增添班级的青春活力。除此之外,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开展读书乐活动,充分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大

7、胆、善于表达的综合能力。为了获得更广博的知识,我们积极主办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黑板报等,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自律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想,做自主思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学,做自主探索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做,做实践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管,做管理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创,做创造的主人。  三、注重学科间的心理渗透  在教学中,我会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

8、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