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

ID:17772740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5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_第1页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_第2页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_第3页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_第4页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英书学号:51101600025从比较教育角度看“准”市场教育一,提出问题准教育市场在这里是说类似市场的意思,(或称为半市场)它发挥市场的竞争性质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同时又有政府的干预以克服市场的负面,使教育能保持公平。不过,研究比较教育的学者们对准教育市场的优劣,至今仍未能达到统一的结论。本文论及准教育市场,认为这是一种教育现象,研究这种现象有助于寻找出研究比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因为它(指比较教育)在现今世界正跨步发展。在我国,比较教育仍未形成,原因是未有具体措施,未有可行的教育指标,教育管理通讯系统,未能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干部的知识水平,未能改变干部们对比较教育的认识。二,准市场

2、概念1980年代末年,世界上有好些国家(如英国,澳洲,纽西兰,美国,瑞典,智利,南非等)实行教育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趋向市场化。他们认为“技术市场”是最有效的办法,把市场的竞争性带进教育系统,迫使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实行方法每个国家各有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朝向消费者”,针对公立学校的怠慢保守,把莘莘学子置之不顾的一贯作风。政府不再支持学校的经费,而把钱分给学生家长,让他们为自己儿女自由选择学校。不再用委任方式布署公立学校的管理部门,而给予营业机构与有关当局签署合同,接管行政,缩减开支。学校变成各家公司广告推销之地。若学校能保证学生会注意听,看,和读公司张贴的

3、广告,学校将得到回报很多教学工具,学生用品,及其它物质利益。不管是为利润或不为利润,各家公立及私立学校都蜂拥般开始参加开发教育市场,各式各样,不一而足,如虚幻大学,公开大学,大学集团,等等。虽然如此,教育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任何一个国家,其宪法都有规定,办理公民教育是国家的责任,公民教育是强迫性的义务。8由此看来,虽然学校教育也是一种市场,但它的本质与其它的货品市场,劳务市场领域显然有所区别。最基本的区别是,教育虽然也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支配,公立私立行政人员的操纵,但国家政府仍然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教育市场的特征,学校是教育的供应者,在接触市场的时候,必须遵从市场严格的要求,同

4、时又必须受国家严密的监察。这样的一个市场显然不符合传统意义,只可说它类似市场而已。教育家LeGrand及Barlett称它为“准市场”。准市场教育的观念犹如两个模型对立在两个极端之间,一端是国家独权,另一端是自由市场。所谓国家独权模型,是指过去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及现今古巴所行的教育制度,即国家是唯一的教育供应者。纵使另外还有私人学堂,也不容有竞争的余地。所以国家施行的教育制度可说是半独权教育。当教育进入市场,开放自由竞争,半独权教育就消失它的原貌,转变成为准市场教育。现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都采取两个模型之一:不是半独权教育就是准市场教育。三,运用比较教育法对“准”市场教育的各种评价近数十

5、年来,比较教育法已逐步发展出新的研究方式,由分类法转向分析法,解释法,以期在教育的繁杂现象中寻找出它的因果关系。研究的对象仍是各国的教育系统,但更深入更广阔,从上头的系统下至各级学校,各级别,各学员。研究工作不再局限于比较分类,而注重联想和假设,要寻找出教育活动的一般法则和恒常规律。因此研究工作者不再采用描述方法,他们运用准确的仪器,采取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精密的比较法。不过,教育现象看似简单,却有其复杂的地方,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课外补习,到准市场教育的多重关系,超越界限的动态等。虽然比较教育已尽力而为,仍然达不到定论。它只带来多管道的咨询,比较可靠正确,有助于推理和评价而

6、已。以纯理论来评价准市场教育研究者可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竞争制度,让求学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在金钱利益之下,迫使学校不得不改善其组织系统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求学者的需求,使教育质量更佳,效果更好。反对派则大声指责,他们认为,把市场的竞争机制带进学校,便是扼杀教育的传统价值,造成国家管理松懈,使社会产生厚此薄彼的不平等现象。8以上两个立论孰是孰非,必须用前面所提到的比较法去继续探讨研究,所谓准市场教育,到底它的实质是什么。数十年来,统计学者社会学者埋头苦干,但他们的结论仍有分歧。作者J.Tooley,P.Dixon,J.Stanfield等人曾努力考察多个国家的准市场教育情况,他们说:经过

7、考察许多国家,事实证明,当教育进入市场时,在适者生存的定律下,教育必须满足市场三个基本要求:提高教育标准,维持求学者机会均等,营造存菁弃芜的良好环境,使教育多样化,不断更新。根据以上指证,我们可以肯定说:·利用接近市场来刺激教育提高水平,和固守着非市场维持低费用,两者相比,前者比较优良。·教育接近市场比较能维持社会公平,让最低层的人民也有相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教育接近市场能创造自由选择权,使教育多样化,日新又新,增加对教育的投资。然而另一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