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ID:17847286

大小:1.0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9-07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1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2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3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4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5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6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7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8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9页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459学号或申请号201522444366密级公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作者姓名:胡营涛导师姓名:马杰副教授专业学位名称:内科学(血液)培养院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时间:2018年5月Athesis(dissertation)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doctor)Clinicalandlaboratorycharacteristicsofcorebindingfactor-positiveacutemyeloidleukemiaandi

2、tsrelationshipwithprognosisBy:YingtaoHuSupervisor:Associte.JieMaDepartmentofHemat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May,2018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研究生:胡营涛导师:马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河南郑州450052摘要背景与目的核心结合因子,也称多瘤增强子结合蛋白2(polyomaenhancerbingdingprotein2,PEBP2),指一个异二聚体转录因子家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3、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主要是AML1-ETO与CBFβ-MYH11两种亚型。由于具有上述两种核因子阳性的AML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其预后也相对其他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除APL外)好,故将之归为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orebindingfactoracutemyeloidleukemia,CBF-AML)。但是,AM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即使同一亚型的不同白血病在白血病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预后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目前的分层体系中,多数CBF-AML属于低危组,如合并c-KIT突变则分至中危组。但临床上部分低危组患者最终仍复发,提示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CBF-

4、AML患者的预后。此外,虽然CBF-AML整体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80%~90%,但复发率为30%左右,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40%~60%。因而,进一步研究CBF-AML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征及复发危险因素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与急性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二代测序逐渐广泛应用与临床AML患者的预后评估,CBF-AML所伴随的其他分子遗传学逐渐被发现,是否与临床预后相关尚不明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部分CBF-AML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旨在探讨CBF-AML的临床特征、复发危险因素及不同细胞遗传学和分

5、子遗传学改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I资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14岁的1316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搜集发现的200例CBF-AML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ML1-ETOAML患者150例,CBFβ-MYH11AML患者50例。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结果,随访生存时间并于各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复发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估计法描绘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间的统计学差异。2018年0

6、3月30日为随访截止日期统计生存时间。结果1.CBF-AML占AML病例的15.20%(200/1316),其中AML1-ETO组与CBFβ-MYH11组比值为3:1。所有患者中男110例,女90例,中位年龄为38岁。AML1-ETO组150例,其中男83例,女67例,中位年龄37岁;CBFβ-MYH11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中位年龄39岁。2.CBF-AML中,CBFβ-MYH11组患者较AML1-ETO组有着更高的白细胞计数水平(47.85×109/Lvs11.30×109/L,P<0.001)、外周血白血病细胞(69.00%vs42.00%

7、,P<0.001),骨髓原始细胞水平(76.00%vs46.40%,P<0.001)、β2微球蛋白水平(2.22mg/Lvs1.67mg/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BFβ-MYH11组CR率为97.83%,AML1-ETO组CR率为87.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而CBFβ-MYH11组复发率为15.91%,AML1-ETO组复发率为29.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AML1-ETO组及CBFβ-MY

8、H11组的2年总生存分别为47.2%、59.1%,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