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18367756

大小:90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17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专题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五年高考A组2009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上海文综)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答案C2.(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

2、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3.(上海历史)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答案C4.(广东历史)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18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

3、kao.com()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答案C二、非选择题5.(江苏文综)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

4、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

5、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18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

6、姻法的颁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B组2005——2008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2008上海综合,29)刘长春在洛杉矶受到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当时传播这一消息可运用的媒介有()①电话②电视③网络④电报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2.(20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答案B3.(20

7、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18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答案C二、非选择题4.(2008上海综合,31)体育见证了历史,沧桑变化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说法后打×)①旧中国国力衰弱,没有体育事业,国人排斥奥运会。()②新中国的成立不仅结束了旧社会的长期

8、动荡,也使中华民族摆脱了外敌的凌辱,大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③新中国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为竞技体育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培养奥运选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答案×√√√5.(2008山东,27)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