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ID:18662684

大小:1.3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20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_第1页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_第2页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_第3页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_第4页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_第5页
资源描述: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章虫媒病毒虫媒病毒(arbovirus)是一大类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人、家畜、及野生动物)传播的病毒。中国流行的虫媒病毒:乙脑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形态结构:小球形病毒(40~70nm),有包膜,刺突。核酸:+SSRNA致病性:节肢动物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致病力强,临床表现多样,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第一节乙型脑炎病毒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传播范围广:日本,中国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部分留下后遗症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

2、rus)感染分布一、乙脑病毒的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球形有包膜,35-50nm,核酸:+ssRNA三种结构蛋白:E包膜糖蛋白,刺突--HAM外膜蛋白,位于包膜的内面C为衣壳蛋白2、免疫原性:抗原性稳定3、培养:动物模型---乳鼠细胞培养---鸡胚,组织细胞4、抵抗力:弱乙脑病毒的电镜照片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及储存宿主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储存宿主:蚊(猪→蚊→猪的传播途径)2、传播媒介主要三带喙库蚊,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3、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Animal-Arthropod(节肢动物)-ManC

3、ycle4、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乙脑仅分布在亚洲与蚊虫高峰密度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华南地区6~7月,华北地区7~8月,东北地区8~9月三、乙脑病毒的致病过程带毒蚊虫叮咬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节内增殖少量入血1st病毒血症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2ed病毒血症突破血脑屏障脑内增殖,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顿挫感染(多见)脑炎4~7d2、临床表现(了解)轻型体温通常在38~39℃,患者神志始终清晰,有不同程度嗜睡一般无抽搐,脑膜刺激不明显,多在一周内恢复中型体温常在40℃左右,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病程约

4、为10天重型体温在40℃以上,神志昏迷,持续性抽搐,可出现呼吸衰竭,恢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暴发型有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可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3、免疫性感染后5~7天出现IgMIgG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免疫力四、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学检查病毒Ag检测:免疫荧光或ELISA,血清或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RT-PCR,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尸检脑组织细胞培养:接种乳鼠脑内或敏感细胞培养2、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明显升高防蚊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重要环节特异性预

5、防:采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我国使用灭活疫苗进行计划免疫免疫对象:9月~10岁儿童免疫保护率:超过80%宿主动物的管理:幼猪的免疫接种五、防治原则第二节登革病毒(denguevirus)通过伊蚊传播,感染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发热、肌肉关节剧痛(断骨热)该病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1779年,印尼首先发现,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佛山首次发现本病,以后在海南岛及广西等地均有发现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据抗原性不同:分4个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低抗力:不强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储存

6、于人/活猴体内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途径:猴(人)---蚊----人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过程带毒蚊虫叮咬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病毒血症毛细血管内皮扩撒至全身,引起全身症状发热、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皮肤出血、休克登革热感染世界分布情况临床表现潜伏期5~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登革热发热骨、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全身中毒样症状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出血倾向严重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登革休克综合征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致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

7、ever)皮下出血胰腺组织切片1.病毒的分离培养采集早期病人血清接种白纹伊蚊C6/36细胞2.血清学检查用ELISA检测登革热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早期诊断3.病毒核酸检测用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三、微生物学检查法登革病毒的防治原则灭蚊防蚊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目前无理想疫苗第25章出血热病毒在我国主要包括:汉坦病毒(hantavirus)新疆出血热病毒登革病毒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表现。二、传播途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途径:3

8、类5种动物源性传播(呼吸道、消化道、伤口)虫媒传播(厉螨)黑线姬鼠Apodem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