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ID:19112782

大小:27.1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8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恶性肿瘤;生物治疗超抗原是JaniceWhite等[1]在1989年研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T淋巴细胞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后提出的免疫学新概念。从此人们对其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SAg进行抗肿瘤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SAg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括许多细菌、病毒和动物肌体内的自身产物,而目前报道的可用于临床抗肿瘤作用的SAg只有SE,而SE是目前已知的人淋巴细胞最强的刺激剂和最有力的细胞因子诱生剂。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超抗原,也是

2、目前研究最多、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SAg。SE主要包括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随着新的生物构建技术的应用结合其固有的生物特性,其临床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笔者现就此作如下综述。1SE的抗肿瘤机制SE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一般情况下,外来抗原需经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的胞内处理,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共同表达于细胞表面,与T细胞受体(T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超抗原;葡

3、萄球菌肠毒素;恶性肿瘤;生物治疗超抗原是JaniceWhite等[1]在1989年研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T淋巴细胞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后提出的免疫学新概念。从此人们对其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SAg进行抗肿瘤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SAg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括许多细菌、病毒和动物肌体内的自身产物,而目前报道的可用于临床抗肿瘤作用的SAg只有SE,而SE是目前已知的人淋巴细胞最强的刺激剂和最有力的细胞因子诱生剂。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超抗原,也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SAg。SE主要包括有金黄色葡

4、萄球菌肠毒素A(SE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随着新的生物构建技术的应用结合其固有的生物特性,其临床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笔者现就此作如下综述。1SE的抗肿瘤机制SE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一般情况下,外来抗原需经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的胞内处理,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共同表达于细胞表面,与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的α和β链特异性结合,才能激活T细胞。而SAg作为一类特殊的抗原分子,与普通抗原存在着质的

5、差异[2],他们不需要经APC胞内抗原处理,也不受MHC的限制[3]。一端以高亲和力与APC上的MHCⅡ类分子连接,另一端与TCR的Ⅴβ片段连接,在APC外形成MHCⅡ类分子-SE-TCR-Vβ复合物。因MHCⅡ-SE复合体与TCR结合性较低,有利于SE激活一个T细胞后即解离,再去结合其它的T细胞,从而保证少量的SE可以激活大量的淋巴细胞[4,5]。只要有极低浓度的SE就可激活大部分含有TCR-Vβ的T细胞(主要包括CD4+、CD8+的T细胞)增殖,并使之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或产生细胞毒效应[6]。其T细胞激活率,一般有5%~25%,而常规抗原

6、则只有%~%。经SE活化的CD8+T细胞(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和CD4+T细胞(辅助性/杀伤性T细胞),使之形成MHCⅡ类分子-SE-TCR-Vβ复合物,直接杀伤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肿瘤细胞,称为SE依赖性细胞毒作用(SE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ty,SDCC),而对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肿瘤细胞也可产生间接的旁观者效应。被激活的T细胞可表达MHCⅡ类分子,又可与SE结合而再活化其它T细胞;SDCC是一非常迅速的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杀伤机制,其与剂量是呈正性依赖的,而外源性SAg激活的T细胞具有很强的抗肿

7、瘤作用[7]。  同时,已被SAg激活HLA-DR+的自身T细胞也能成为SDCC的靶细胞而被消灭,对免疫应答形成一种免疫反馈调节[8]。由SE激活的T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被SE激活的CD4+T细胞,可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如IFN-α、IFN-β、IFN-γ、IL-1α、IL-1β、IL-2、IL-6和IL-12等多种细胞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这些细胞因子又可进一步激活NK细胞,IFN-γ和TNF等细胞因子也可上调肿瘤细胞对MHCⅡ类抗原的表达,而直接或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9,10]。LAK细胞样细胞毒活性被SE活化的T细

8、胞释放的IL-2等多种细胞因子可进一步激活NK细胞使其发挥自然杀伤作用。而IFN-γ和TNF等细胞因子还可促进肿瘤细胞的MHCⅡ类分子表达,增强细胞的识别,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