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

ID:19675104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_第1页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_第2页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_第3页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_第4页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玛窦对西洋美术在明末江南地区的传播TEXT/刘恺【摘要】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在传教过程中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于明末社会掀起了一股西学之风。在此期间,利玛窦带来一定数量上的西洋美术作品,并传播了西画理论,对中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美术发展起到了微妙影响。【关键词】利玛窦;西洋美术;明末;江南地区明朝末年,欧洲传教士到访中国不仅带来他们的宗教,更带来了一系列欧洲文明高度发达的成果,诸如天主画像、世界地图、自鸣钟、三棱镜等物,令国人上至万历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大开眼界。利玛窦作为明末著名的传教士代表,深谙在华传

2、教的要领,他着儒服,习汉语,遵从中国文化;为了达到吸引民众、吸收信徒的目的,他广建教堂,内饰圣像绘画及雕塑,并积极研读四书五经,以此结交各地文人达士。他在传教的同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其中上京进贡的圣像画使宫廷内部第一次接触到西洋美术作品,意义非凡。美术作品作为传教士传教活动常用的辅助手段,使得西洋美术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路线与其宗教传播路线相一致,皆由南向北发展,又以数个城镇为中心向农村扩展,并以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为中轴线,进一步向东西两个方向的城乡发展。传教是利玛窦等人来华的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圣像

3、画当做插图来配合宣传圣经教义,随着传教活动的深入和对中国文化的掌握,发展到从科学角度介绍西洋绘画中的透视学等知识。“西洋美术之入中士,盖亦自利玛窦始也”。①利玛窦对中西美术交流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其传教于江南地区时期。为了顺利上京面圣,他在南京积累了高层次的人脉,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充足的时间散发来自欧洲与日本复制的版画和绘画作品,并多次向人讲解西方绘画原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江南地区的文人画家及其创作。一、利玛窦在华传教利玛窦(MatteoRicci)于1552年10月16日出生在意大利安柯那(Ancona)省的马塞拉

4、塔(Macerata),17岁时至罗马求学,1571年8月15日由波郎索(GiovanniPolanco)神父接纳入耶稣会。他的望道师是后来因主持印度、日本和中国的耶稣会而闻名的范礼安神父。直到1577年,利玛窦在罗马的耶稣会学院攻读哲学和神学,并师从克拉维乌斯学习天算,扎实的数学知识为其日后在华介绍西洋绘画与绘制地图打下了基础。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成功,欧洲传统的海外扩张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刺激。1535年,耶稣会作为天主教内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维新势力成立。为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及影响,许多年轻的传教士去印度、日

5、本、中国等地传教,利玛窦正是在其中之一。1577年他加入了耶稣会派往印度的教团,4年后受罗明坚神父推荐前往中国。1582年8月7日,利玛窦抵达澳门,次年至肇庆。1595年,经赣州、吉安至南昌,再由鄱阳湖入长江顺流直下到达南京。1596年范礼安任命利玛窦为耶稣会中国教区的总负责人,指示其上京觐见皇帝,获取在中国传教的保障。尔后,利玛窦辗转南昌、南京两地寻求机会去北京,终于1598年9月7日抵京,时值日本侵略朝鲜,加之种种复杂因素,利玛窦并未面圣即折返南京。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12月21日,利玛窦二次进京,向明神宗

6、朱翊钧献自鸣钟、西洋琴、珍珠嵌十字架、天主像、圣母像和《万国图志》等贡物。受神宗接见并允诺其长驻北京传教,享受朝廷俸禄。利玛窦自此定居北京,10年后去世,礼葬于北京阜成门外。利玛窦于中国大陆传教的28年中,曾3次流寓江南文化重镇——南京,分别在1595年、1598年和1599年。第三次到南京时,丰臣秀吉已去世,侵朝军队撤退,时局趋稳。这一时期利玛窦在南京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传教与文化交流活动,并为后来成功进京奠定了有利基础。利玛窦时常穿着儒服交游于士大夫之间,利用自身学识渊博、精通汉语并拥有超人般的记忆力而获得南京

7、城内众多达官贵人的赏识,众人视与其订交为荣。这当中包括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刑部尚书赵参鲁、刑部侍郎王樵、户部尚书张孟男、魏国公徐弘基、思想家李贽等人,林金水先生的《利玛窦交游人物表》曾考证出与之交游的中国官员及各色人物多达137人。利玛窦积极地向他们介绍西方科学发展的成果,在自己的居所中悬挂以圣经故事解释汉字的图画,还经常赠出印有圣像的版画,借此提升自己在南京上层文人圈中的影响力。其时,他在南京城西买下户部官员刘斗墟的宅院,改建成为第四座天主教堂(前三座分别在肇庆、韶州、南昌),内饰圣像雕塑及倪雅谷(JacquesN

8、éva)绘制的宗教题材壁画。在潜移默化中,西洋美术借由利玛窦此类传教活动在南京民众的视觉心理上留下印象,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传播。二、江南文人眼中的西洋美术明中叶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处在社会思想变革中的文人大都对异质文化持开明、宽容的态度,对利玛窦带来的西洋科学尤其感兴趣,与科学结合紧密的西洋美术也使他们叹为观止。江苏丹阳人姜绍书在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