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

ID:19686671

大小:10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05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_第1页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_第2页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_第3页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_第4页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应激性心肌病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是1990年Sato等首次报道的,其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应激性心肌病的心室扩大及异常室壁运动具有可逆性,预后良好。其发病前多有精神或躯体应激事件,临床表现类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但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应激,故又称该病为应激性心肌病。临床特点1.流行病学资料:应激性心肌病主要在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中发病。据报道,女性患者占82%~100%,其中绝经后女性占94%一96%。2.临床表

2、现特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如亲人亡故、惊吓、情绪激动、医疗过程中的恐惧、遭遇车祸、抢劫等,或由于其他躯体疾病发作或突然加重,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癫痫发作、支气管哮喘、急腹症等诱发。应激距发病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出现类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剧烈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呼吸困难和晕厥,部分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临床特点3.心电图特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主要表现有sT段抬高(11%~70%)、ST段压低(24%)、T波倒置(82%~100%)、异常Q波(26%一45%)、

3、QTc延长(26%)和左束支阻滞(6%)等。综合目前资料,在急性期多数患者心电图出现胸前导联的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部分可出现病理性Q波,恢复期常有T波倒置。心电图的sT段抬高可维持数小时,病理性Q波可完全恢复,T波倒置常持续数月之久,数月后心电图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特点4.心肌酶学改变:多数研究发现,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酶学一般为轻至中度升高。临床特点5.磁共振的价值:sharkey等研究提示心脏MRI对于阐明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一定价值,MIu可发现95%的患者异常室壁运动区域超出了任何单支血管供

4、血区域。Fischer等发现心脏磁场映像技术可显示出不均一的磁场分布,提示应激性心肌病存在严重的复极紊乱,而这种异常的病理改变要比核磁共振和心电图的异常持续时间更长。有些学者认为,心脏MRI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可协助诊断应激性心肌病并排除心肌梗死或心肌炎。临床特点6.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正常,不存在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是本病的诊断前提之一临床特点7.左心室造影特点:急性期左心室造影提示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不全伴心尖部室壁运动明显减低甚至消失,而基底部代偿性运动增强。也有病例报道有左心室内

5、血栓形成,可能是左心室运动功能减低时局部血流缓慢所致。临床特点Wittstein等研究提示,住院第l天,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为25%(15%一30%),此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住院3—7d时,射血分数平均恢复至45%,心尖部运动明显改善。发病2ld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至60%,室壁运动恢复至正常临床特点8.血液动力学特点: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初期病情急骤,常出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如低血压、心原性休克等。sharkey等报道,有超过1/3的患者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在部分患者中,

6、由于室间隔局限性增厚所导致一过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也是造成患者急性期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给予硝酸甘油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梯度增加。上述改变将随着左心室功能的恢复逐渐消失临床特点9.心内膜活检特点:wittstein等对5例确诊为Tako—Tsubo心肌病的患者进行了心内膜活检,其中4例发现了单核和巨噬细胞浸润,另外1例患者除广泛的炎症性淋巴细胞浸润外,还发现了多个局灶性、收缩带性心肌细胞坏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1.交感神经系统和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顿抑2.冠状动脉痉挛3.微血管痉挛4.雌激素水平减低5.脂肪

7、酸代谢障碍6.病毒感染诊断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基本上为排除性诊断。Abe等认为应激性心肌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他们把由全身性疾病诱发者称为继发性,并提出“原发性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这套诊断标准包括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主要标准:(1)短暂的左心室心尖部气球样变、运动异常伴基底段收缩增强;(2)心电图异常,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次要标准:(1)常由精神过度紧张和体力过劳诱发;(2)心肌酶学升高不明显;(3)胸痛。诊断排除标准:(1)缺血性心肌顿抑(2)蛛网膜下腔出血(3)嗜铬细胞瘤危象(4)急性心肌

8、炎(5)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诊断Prasad等也曾提出一个诊断标准。满足所有4条标准者可诊断本病:(1)短暂的左心室心尖部运动减弱或消失,且累及范围与单支冠状动脉的供血区域不一致;(2)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的狭窄性病变,也无斑块急性破裂的征象;(3)新出现的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或T波异常)或血肌钙蛋白水平升高;(4)排除近期严重的头颅外伤、颅内出血、嗜铬细胞瘤、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诊断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