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

ID:19704548

大小:62.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5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_第1页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_第2页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_第3页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_第4页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组织行为学研究809131、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合是:个性。3、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是:个性。4、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5、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依德。6、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天才。7、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9、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

2、是:赫兹伯格。10、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ERG理论。11、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权利需要。12、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ERG理论。13、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14、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15、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1

3、6、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可变间隔的强化方式。17、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母。18、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19、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作高的工作绩效。20、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21、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集体。22、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任

4、务集体。23、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24、.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25、“途经-目标”的理论是:豪斯提出的。26、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1000-45000人左右。27、帕森斯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2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作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结构。29、“熵”能测量环境的有序性。30、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念。31、不能优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

5、境是复杂-动态环境。多项选择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管理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多学科性。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5、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对未来的预见性。6、行为测量量表有: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7、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置之不理、随机化、不加控制、保持衡定、匹配、规定特

6、定的标准和范畴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试验法、革案研究法、观察法。9、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10、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客观外在因素。11、人的行为特征有: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性的、可改变的。12、个性的特点是: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1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因素。14、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尔波特、艾森克、卡特尔。15、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

7、液质、胆汁质、抑郁质。16、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17、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18、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19、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20、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21、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22、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

8、、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23、一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向:纵向变动、横向变动、向核心变动。24、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5、根据奥德弗德ERG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