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

ID:19851895

大小:314.50 KB

页数:141页

时间:2018-10-07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_第1页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_第2页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_第3页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_第4页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的辨证理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温病的辨证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2003.1概述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以此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在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从而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以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临床

2、上意义: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纲领、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在《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与病理等方面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临床上对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把卫气营血的概念用于对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阶段性的分析,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温邪入侵人体激发体内防御机能,出现一系列由邪正相争所引起的反应导致了卫气营血及有关脏器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卫气分功能失调为主营血分实质损害为主卫分

3、证属表气分证气分证较浅营分证属里营分证较深血分证血分证更深1、卫分证(1)概念: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2)主要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有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其中以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为辨证要点。确定病邪在卫分的主要依据,是发热与恶寒并见,一般是发热重恶寒轻。是否出现口渴则是判断病证寒热属性的重要症状之一,如见口渴,则提示所感之邪为温邪。因此通常将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作为卫分证的辨证要点。(3)病机分析: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后,与人

4、体卫气相争所出现的一系列表现。如风热或燥热等温邪通过呼吸而犯于肺经,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而卫气主卫外,所以卫气首先与温邪相争,引发了以体表见证为主的证候表现。温邪与卫气相争的病机变化:一方面是温邪对人体的影响,表现在卫受邪郁,肌肤失于温养,而见恶寒。邪留肌表,卫气受阻,郁而不伸,腠理开合失职,则无汗或少汗。同时,温邪袭于头部,经气不通,加之阳热上扰清空而头痛。如邪犯肺经,导致清肃失司则咳嗽。温邪易伤津,所以可见口渴。另一方面是正气具有御外功能,邪气入侵,导致邪正相争,卫阳亢奋而发热。虽然温邪抑郁卫阳而致恶寒,但因温邪属阳热之邪,故恶寒较

5、轻而短暂。如湿热病邪犯于中焦脾胃,除了影响脾胃的功能外,也可因卫气被邪郁遏,邪正相争而引起发热,微恶寒等卫表症状。综上所述,卫分证的病理特点是:邪郁卫表,邪正相争。不同类型的温邪侵犯卫分,症状各具特点,其病理也各有所不同。风热病邪犯于卫分,病位主要在肺卫证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痛,扁桃体红肿,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脉浮数等。其中以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头痛等为辨证要点。燥热病邪犯于卫分,病位主要在肺卫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欠润,脉浮数等。其中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为

6、辨证要点。如湿热病邪犯于卫分,病位主要在脾胃证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少汗,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其中以恶寒,身热不扬,头身重着,苔白腻为辨证要点。但单纯的湿热卫分证少见,因为在出现卫分证的同时,同时已有湿热内郁脾胃,中焦气机失调等气分的病机变化,所以多表现为邪遏卫气、卫气同病。(4)发展趋势:卫分证的进一步发展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温邪犯于卫分,病情较轻,正气未衰,能够驱邪外出,或加上及时恰当的治疗,温邪从表而解,疾病得愈。二是感邪较重,或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正气不能祛邪外出,温邪可从卫入气;如患者正气极虚,

7、温邪可由卫分而直接传入营分甚至血分,此时病情较为重险。2、气分证(1)概念:气分证是温邪在里,引起人体脏腑或组织气机活动失常的一类证候,属于外感病里证的范畴,同时还包括了半表半里证在内。气分证的病变较广泛,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都可属气分证范围,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气分证的形成途径一是在卫分的温邪传入气分;二是温邪直接犯于气分,例如暑热病邪可以直犯阳明,湿热病邪则直犯于脾胃等;三是气分伏热外发,如伏寒化温病邪伏于气分而内发;四是由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2)主要证候:气分证的临床表现可因病邪性

8、质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其共同的特点:热势壮盛,不恶寒,汗多,渴喜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其中以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辨证要点。各种气分证的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虽大体相似,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