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格言

中华养生格言

ID:20280468

大小:5.37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11

中华养生格言_第1页
中华养生格言_第2页
中华养生格言_第3页
中华养生格言_第4页
中华养生格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养生格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远望泰山》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扑子内篇》引《龟甲文》得道者生以长寿《吕氏春秋》养生以不伤为本《抱扑子内篇·极言》导养得理 以尽性命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引言中华养生(养生格言)编制:白光义背景资料:《中国古代养生格言》(乙力编)插  图:《大画泰山小品江南》(张伟明山水画新作)背景音乐:清代《夕阳箫鼓》1/50《静观图》养生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清·梁文科《集验良方》调心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泰山好主峰》3《山高水长》心之逸者其神完观之达者其形固清·蒲松龄《为八垓王公八十

2、大寿序》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摄养》4兴趣广博勤涉猎月有所学心不老清·曹慈山《碧霞宝光图》5心闲天地本来宽宋·陆游《初寒宴坐》诗《纳凉图》6《晨韵》之二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章下》7《清远》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如食五味,不得暴嗔。唐·孙思邈《千金药方·道林养性》饮食8《岱庙》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吕氏春秋·尽数》9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谦启敬《修龄要旨》《泰山日出》10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宋·苏轼《东坡志林·修养》《雪中望泰山》11

3、《雨过新泉出》世上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宋·陆游《食粥》诗12粥有五事利身,一者除饥,二者除口渴,三者下气,四者却脐下冷,五者消宿食。《十诵律》第二十六《东岳旭日图》13《晨韵》之一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南梁·陶弘景《养命延性录·教戒篇》起居14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韩非子·解老》《泰山神秀图》15《城郊所得》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皇帝内经·灵枢·五乱》16《夏日》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明·郑瑄《昨非庵日篡

4、·颐真》17春夏易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明·胡文焕《类修要·养生要诀》《泰山雄秀图》18势利不能诱也,辩者不能说也,声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滥也,智者不能动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泰山岩岩》1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春秋·老子《老子·八十章》《稳如泰山》20与其服延年之药不若守保身之方明·吕坤《呻咏语》《泰山松云图》21《听泉图》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神仙传·封衡》22阴阳不交则疮痱生 房室不节则劳瘠发彭祖《摄生养性论》《临水居图》23若

5、欲身安寿永 惟当绝欲保精明·龙遵叙《男女绅言·绝欲保精》《枝繁叶茂》24谢谢关注《中华养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请单击标题,或自动返回首页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先秦时期后汉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曹慈山和他的善养之术曹慈山简介曹慈山的晚年善养之术曹慈山药粥歌养生格言续编25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我国古代有关养生之道、寿亲养老的文献,一般总称为养生(如《天隐子养生书》、《养生类纂》、《养生月览》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十分可靠的实践经验,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枝奇艳的花

6、朵。由于中医很重视养生,所以得享高寿者还是比较多的。曾据《中国医学人名志》加以统计,记载有年龄者共得149人(秦代的崔文子三百岁、后汉的葛越二百八十岁未计在内)。其中,80岁以下者42人,80岁以上者70人,90岁以上者27人,100岁以上者10人。最小者28岁,最大者103岁,平均寿命超过80岁。近年来,泛论中医养生要旨的文章不少,但系统地讨论其发展的文献较少。现综历代有关著作,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分成四个阶段介绍如下:261.先秦时期广义地说,自从有人类时候起,在旧石器时诸如火的应用(熟食、取暖以及从而发明的灸等)

7、、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延年有关。但时代湮远,论无实证,故不加详述。我国今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最早的应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了(六千年前的陶器上有些刻划,已带有文字性质,但不成系统)。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如女子乳房胀为母字,产妇临产先出水后儿头先露的毓字等)和疾病(如牙上生洞的龋字)的记载;也还有一些个人卫生(如沐、浴)与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的记载;在所载动植物(动物47种、植物15种)中,可能还有些可供药用者。总之,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周礼》载有“食医”,并对各类饮食

8、的寒热温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味所宜都有明确的规定。春秋时,对养生的记载更具体了,例如:《左传》载医治晋侯病指出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房室起居对养生的关系,并对四时、五节、六气等与健康的关系引起重视。27《古今医统》载范蠡有“服饮药饵”的办法,授术于孔安国等,“寿皆百岁,面如童颜”。春秋战国时期,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