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ID:26312234

大小:67.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6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_第1页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_第2页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王文禄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明万全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胡文焕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2、―《养生要集》唐张湛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汪绮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张湛

3、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张湛按摩为养生之一术。―――《雨航杂录》明冯时可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呜前。―――《养生要诀》明胡文焕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老恒言》清曹廷栋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4、――《养心要语》明胡文焕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刘完素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张湛粥饭为世间第一补

5、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景岳全书》明张景岳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6、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吾谓病未至而防之则易,病已至而治之则难。―――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战国·《灵枢·本神》四气调神者,随着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清·黄士宗《黄帝内经直解》“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战国·《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战国·《素问·八正神明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