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

ID:20475018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_第1页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_第2页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_第3页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_第4页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教材一直将血淤作为兼证处理,活血化淤法也作为兼证的治法而易被忽视,随着温病临床研究的深入,活血化淤法在温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将活血化淤法的内容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以期引起学生的重视。  1血淤是温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  1.1温病产生血淤的机理  温病存在血淤,温病“血淤”的产生,与内伤杂病有重要的区别。温邪是温病发生发展的主因,温病病程中之所以出现“血淤”病理改变,都与温热邪毒有关。热与淤的关系,前人早有论述。《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指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丹溪心法·六郁》中也提出“血受温热,久必

2、凝淤。”《温热论》也云:“有热传营血……挟血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这些论述说明了温邪是导致血淤的重要原因。  1.1.1热邪壅滞,气滞血淤热邪对血液的运行不但有升腾扰动,促其妄行的一面,而且还可以通过郁遏阳气,阻滞气机。《温热经纬》:“热毒壅内,络气阻遏。”气为血帅,气滞则可致血淤。《重订广温热论》:“毒火盛而蔽其气,淤其血。”  1.1.2热毒熏灼,炼血为淤热毒煎熬熏蒸,血液浓缩,运行迟缓,以致成淤。《医林改错》云:“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    1.1.3热毒伤阴,血行不畅而成淤温病过程中热毒极易灼伤阴血,造成脉道中血液不足而血行不畅,形成淤血。正如周学海所说:“津液被

3、火灼竭,则血行愈滞。”  1.1.4热伤络脉,血溢脉外成淤邪热亢盛,可灼伤血络或迫血妄行,致血溢脉外,离经之血未能排出体外而为淤。《血证论》云:“凡离经之血……反阻新血之化机,……虽清血、鲜血也是淤血。”  1.2血淤贯穿温病过程的始终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温病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皆有血淤现象存在。也就是说血淤是贯穿温病过程始终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  1.2.1气分证与血淤卫分证虽为病之初期,热邪侵入人体必定要伤津耗液,使血液浓稠而血行呆滞成淤,出现轻重不同的血淤病变。如热邪盛则可致热壅气滞,气滞而致血淤,故温病卫分证即可见血淤的早期变化。徐应抒等[1]对190例温病卫分证患者

4、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浆内毒素进行检测,发现体温、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内毒素总量、内毒素阳性率、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均较正常对照组为高,同时发现血液流变学呈血浆黏度增高、高度血细胞聚集等高黏综合征,从而认为卫分证存在热、厥、毒、淤等病理变化,只是程度相对较轻微。  1.2.2气分证与血淤气分证为病之中期,热邪侵入人体同样存在伤津耗液,使血液浓稠而血行呆滞成淤,及热壅气滞,气滞而致血淤。戴春福[2]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家兔气分证动物模型并与正常组相比较,实验组家兔血小板数显减少,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缩短、血栓素B2明显升高,6-酮-前列腺素Fa显著降低,脏器组织

5、病理形态学观察见淤血、出血、微血栓形成及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提示实验组家兔出现急性感染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当于血淤病变,表明血淤是气分证的一个病理变化。  1.2.3营血分证与血淤营血分为病之极期,温病邪热传营入血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形成淤血证的最重要阶段。因热陷营血可直接灼伤阴液,致血脉滞涩而形成热淤。热陷营血分一是热灼血液而致血行不畅,二是热耗营阴,血易凝滞。叶望云等[3]用内毒素诱发家兔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制成温病营血分证模型,并对其实质进行研究。通过病理学、血液学、微循环学及生化学等方法检查,证明本模型有血管内凝血、血液低凝和纤溶增强、血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及线粒体、溶酶体和微粒体等细胞器

6、的损伤,并有过氧化脂质增多。据此认为温病营血分证的实质是:感染引起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多种细胞器损伤和氧自由基的毒害。其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当属中医血淤病变。  2活血化淤法已在温病临床上广泛使用  陈可冀等[4]认为:血淤证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液高黏滞状态、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聚集、血栓形成、组织和细胞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其中以心脑血管病为主,也可包括感染、炎症、组织异常增殖、免疫功能和代谢异常等多种疾病。现代温病大多与感染、炎症、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该类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周大勇[5]在汇总分析74篇

7、有关SARS治疗的论文资料后认为:活血化淤治则及其药物,能疏通血脉,祛除血淤,尤其适用于SARS治疗的全过程。按其治则辨证施治,可以减轻肺部充血、出血、水肿,改善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障碍,可使病变的肺组织血流量增加,减少因SARS病毒引起的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并使纤溶酶的活性增强,抗血栓形成,解除微血管痉挛,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因而减少肺泡损害,防止肺间质纤维化,减少后遗症,有利于病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