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ID:2541437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上传者:U-991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_第1页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_第2页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_第3页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_第4页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1一般资料 1.1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1.2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表1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  1.3方剂的用药种类 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可见,在《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的治疗以祛湿清热为主,其次还配伍辛散药以调理气机。湿热类方剂用药种类统计见表2。2湿温病治法分析表2湿热类方剂用药种类统计病吴鞠通云:“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因湿温最具特色,故本文将其作为湿热类病证的代表进行研究。此类温病属上焦者用方8首,其中应用清热药的方剂7首,以下依次为含祛湿药、解表药、止咳药的方剂各为5首、3首及3首;病属中焦者用方48首,其中含祛湿药、清热药的方剂最多,各为27首,其次为含解表药、理气药及补气药的方剂;病属下焦者用方23首,其中祛湿药、温里药、益气药、补血药及收涩药在方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相关情况具体列表见表3。表3湿温病三焦用药统计方中配伍某类药物前10位方剂(药物种类/方剂数目)上焦从表3可以看出,湿温病属上焦之方剂中,多以清热药配伍祛湿药(本文中祛湿药包括利水渗湿药、芳香化湿药及祛风湿药,下同);中焦证以祛湿药配伍清热药为主,辅以解表药及理气药;湿温病属下焦,方剂以祛湿药配伍温里药为主,辅以补益药及收涩药。2.1湿温病上焦证治法分析鞠通指出:“湿温较诸温,病势虽缓而实重,上焦最少……”。由于湿温病上焦见证较少,故《温病条辨》中仅载8方。对于湿温治法,吴氏概括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认为清热与祛湿必须两相兼顾,纯与清热则热去湿存,常致湿邪冰伏难化;反之,仅以祛湿则湿虽去而热愈炽,亦于病无益。从上焦方剂用药分析,多以清热与祛湿相配伍,符合吴氏治湿热之原则。而上焦治湿的主要方法为轻宣芳化,轻开上焦肺气。从药物归经来分析,上焦肺经用药较多,如用于治疗湿温病初起的三仁汤、银翘马勃散及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均配伍杏仁或桔梗,取其轻开上焦肺气之效,以开肺化湿。再从药物性味来看,银翘马勃散、宣痹汤及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或辛凉微苦或苦辛通或辛淡,均以辛开为主。辛可轻开肺气,淡可渗利水湿,气机宣通则热去湿除。正如鞠通所云:“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矣。”另外,鞠通对湿温上焦证治提出三点告诫,即慎用汗法、下法及补阴之法,否则易致神昏、洞泄及病深不解。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方就是很好的范例,以其治疗湿温邪入心包所致神昏肢逆时,去莲心是为防止其苦寒伤及心气从而令湿邪蒙蔽心包加重神昏,而去麦冬是考虑养阴药助湿易形成锢结不解之势。可见,鞠通用药可谓丝丝入扣,细致入微。2.2湿温病中焦证治法分析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中焦临证亦最为多见。与之相应,《温病条辨》湿温中焦篇出方最多,计48首。遵循治疗 湿温须清热与祛湿两相兼顾之原则,中焦方剂仍以祛湿药与清热药配伍为主体。中焦祛湿以苦辛通降为主。在中焦篇明确注明性味的方剂共42首,其中以苦辛为法的方剂计29首。辛以宣散,苦以降浊,有升有降。苦辛法可通降气机,可使中焦气机归于常态。苦辛法中苦辛寒法应用最多,如三加减正气散、三香汤、人参泻心汤及草果知母汤等12方均采用苦辛寒法。其中,苦寒配辛温燥湿泻热,或配芳香之品醒脾除湿,或配甘味组成苦辛寒兼甘法以治湿热直入心包所致神识如蒙,或兼酸敛泻肝以治疗疟邪入里,热结阳陷证。对于湿重热轻,又以苦辛温燥湿温运脾阳,除浊化痰,或复以咸寒清热潜阳,四加减正气散、加减人参泻心汤等11方均属此类。此外,苦辛咸寒法、苦辛淡法、苦辛通及苦辛甘热等苦辛性味配伍法在中焦方中亦有应用。总之,中焦证治中广泛使用苦辛通降法之目的是为了祛除湿邪,通降气机。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才能使中焦的气机升降有序。湿热入侵中焦,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此时借其苦寒沉降之性,与辛温配合,苦辛通降,使脾胃气机归于正常。 从用药分析,芳香化湿药及利水渗湿药是中焦证治湿之常用药。于中焦48方中23首配伍利水渗湿药,19方配伍芳香化湿药,其中15方为两法结合治湿。利水药多用茯苓,茯苓既可利水,又可健脾,尤适宜湿阻中焦,运化失常之证。其次,通草、猪苓、薏苡仁及滑石也多有配伍。在应用芳香化湿药的19方中,13方均选择厚朴,因其药性苦辛温,其作用正如一加减正气散和草果知母汤方下所言,该药既可“泻湿”,又可“除胀满”,故对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受阻之脘腹胀满尤为适宜。其次,苍术、藿香、草果亦为常用化湿之品。此外,对于湿聚热蒸,蕴于经络而致痹证,祛风湿药木防己或晚蚕砂亦配入方中以祛湿除痹。除祛湿药外,清热药及解表药亦广泛应用于中焦证的治疗中。中焦方中27首均配伍清热药,其中15首方剂中单用或合用黄芩、黄连,5方配伍栀子,4方配伍连翘。而在配伍解表药的24方中,生姜以其辛温宣通之性应用于15首方剂。由此可见,苦寒清热与辛温之品相配合确为湿温病中焦证治的主要策略。虽然上焦证亦有很多方剂配伍清热药,但很少涉及苦寒清热。原因在于,上焦证邪势尚浅,治疗“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而苦寒沉降下趋,影响轻宣透泄。于中焦证,苦寒则不受此限。湿在中焦,鞠通还多用理气药,中焦方中用理气药的方剂占50%。理气药可使中焦气机宣畅,郁开湿去,气行则一身津液顺矣,湿去热散。2.3湿温病下焦证治法分析 湿温病下焦证用方23首。下焦方中,祛湿药仍为方剂的主体结构,这是湿温病三焦用药相同之处。不同的是,清热药在下焦方中的应用明显减少。相反,温热药已被大量地用于湿温病的治疗中。湿热阻于下焦,脾肾之阳被湿浊困结而现脾肾阳虚,故鞠通在下焦证治中广泛采用温补法。另外,与湿温病上中二焦不同,下焦证治较多使用涩法,如在治疗下焦痢证的15方中11方均配伍收涩药。虽古人有“痢无止法”之说,但指的是痢疾初期,余邪未尽,为防闭门留寇,忌早投收涩。但当下痢日久,脂膏尽失,脾肾阳衰,下焦不能固摄之时,非涩法未可奏功。药物多用赤石脂、禹余粮、肉豆蔻、补骨脂等,因其既收涩,又具温热之性,对于阳虚失摄之证尤为适宜。此外,由于下焦证湿热化燥易耗伤阴血,在方中亦配伍养血药。如参芍汤、人参乌梅汤等。综上所述,鞠通治疗以湿温病为代表的湿热类温病,三焦证治均以祛湿清热两相兼顾。不同的是,上焦治以宣肺,中焦则苦辛通降,宣畅气机,多用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以祛湿,下焦则以温补固涩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