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

ID:20826993

大小:4.7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16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_第1页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_第2页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_第3页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_第4页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课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及其疫情监测李克柠海口市CDC主任医师主要内容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概况实现无脊灰国家野病毒输入情况新疆输入脊灰野病毒疫情介绍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脊灰灰质炎的监测与报告要求全球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概况1988年全球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行动后,1994年美洲区、2000年西太区、2002年欧洲区已实现无脊灰目标。目前全球仅有4个国家存在脊灰野病毒流行,即印度北部、尼日利亚北部以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仍有脊灰持续小面积传播;脊灰病例也已大幅度减少。自1988年,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启动以来,脊灰病例数量减少了99%以上;脊灰Ⅱ

2、型野病毒传播1999年已在全球被阻断,2010年脊灰Ⅲ型野病毒流行也已控制在小范围。全球脊灰野病毒病例流行趋势(1988-2009年)1988125个流行国家350,000例20036个流行国家784例20094个流行国家1604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流行趋势(2000-2009年)病例数流行国家数中国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概况1953年,我国开始将脊灰纳入传染病报告;上世纪60年代初,每年报告病例2万例~4.3万例。1960年,中国成功自行研制出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196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我国最后一例脊灰本土野病毒病例发生于

3、1994年(海南省为1993年,海口市为1992年),最后一次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是在1999年。2000年,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其他地区一起宣布为无脊灰区域。海南省1990年某村暴发脊灰2000人口发生脊灰病例14例,罹患里为千分之七。中国脊灰控制与消灭脊灰活动(1953~2000年)OPV使用无脊灰证实实现无脊灰国家近年野病毒输入情况只要还有一名儿童感染有脊灰病毒,所有国家的儿童就仍有感染该疾病的危险。2003~2009年期间,全球有29个已实现无脊灰的国家发生过133起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事件,并在25个国家引起60起

4、暴发疫情。2009年整个非洲有15个实现无脊灰国家,再次出现感染;2009-2010年间,全球有23个无脊灰国家因输入再次发生脊灰;2010年全球有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16个国家发生脊灰野病毒输入。实现无脊灰国家近年野病毒输入情况2010年欧洲区自2002年认证无脊灰后,塔吉克斯坦发生源自印度的输入病例,并扩散到俄罗斯联邦国家和中亚地区;2010年源自安哥拉的输入病例造成刚果发生脊灰传播,不少病例为成人;2011年中国新疆发生输入野病毒病例。全球脊灰野病毒病例分布(2009.7-2010.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脊灰野病毒输入情况1995-

5、1996年云南发现4例入境就诊的缅甸输入性病例;1999年青海发生印度的病例输入,并出现播散;2011年7月新疆和田地区再次发现可能来自巴基斯坦的输入病例并出现播散。中国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我国周边多个国家仍有野毒传播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俄罗斯新疆西藏云南广西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新疆发生输入脊灰野病毒疫情截止到9月7日,新疆卫生厅累计报告了9例脊髓灰质炎的确诊病例,其中1例死亡,其余8例仍在治疗和康复之中,暂无生命危险。此次发生的病例年龄在4个月-2岁之间。新疆发生输入脊灰野病毒疫情7月份新疆和田地区发生4例年龄4月—

6、2岁之间,4、17、9月、26月龄各一人均为Ⅰ型脊灰病毒感染均无境外旅行史和外出史此Ⅰ型野病毒既往未在国内流行过,经WHO总部和西太区协查病毒来源,中国新疆Ⅰ型野病毒和巴基斯坦2010年和2011年初流行的毒株基因同源性高达99%。WHO判断此次新疆脊髓灰质炎病毒由巴基斯坦输入。国内新疆疫情发生后排查发现北京市卫生局29日发布的每周疫情透露,新疆和田地区发生脊灰疫情后,北京市卫生部门立即开展重点摸底排查,发现3份标本疑似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经中国疾控中心检测确认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Ⅰ型)。3份标本采自于8月20日之后来京就读的新疆和田地区学

7、生。新疆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启动零病例报告和日报告范围:重点地区: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含民营、专科)其他地区:县级以上(含民营、专科)定义:AFP的病种与监测方案种类相同重点地区:所有年龄组其他地区:15岁以下AFP任何年龄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包括临床诊断为不典型的GBS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9月8-12日;10月8-12日;6个重点地区的接种对象为所有15岁以下人群,其余8个地州市为所有5岁以下儿童。)病原学1、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2、单股RNA,无包膜。3、分3个血清型(IIIIII型),型间少有交叉免疫。4、耐乙

8、醚,但甲醛、氯、氧化消毒剂和紫外线可将其灭活。5、耐寒冷,低温下长期存活,但对热、干燥敏感。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照片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患者及其带毒者为传染源。脊灰潜伏期3~35天,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