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ID:20880327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_第1页
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_第2页
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XX年1月对25例前上纵隔肿瘤设计胸骨旁纵形小切口手术切除,小切口长度平均7cm,术中切断1根肋软骨,手术结束时,被切断的肋软骨用2-0无损伤绦纶线缝接,术后不放闭式引流。结果胸骨旁纵形小切口无中转开大口,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不放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简单,病人活动方便,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关键词】胸骨旁纵形小切

2、口前上纵隔肿瘤随着胸心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安全性的提高,微创概念在外科领域的引入,胸外科医生在不断追求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美观及恢复快的手术方式。传统的前外侧第4肋间剖胸切口或胸骨骨正中切口是普胸外科进行前上纵隔肿瘤摘除最常用的一种进胸方式,但该切口存在对胸肌损伤大,术后疼痛及影响肺功能等缺点。胸腔镜辅手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前上纵隔肿瘤与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关系密切时,手术存在较大风险性,而且手术的费用较高。我们设计胸骨旁纵形小切口前上纵隔肿瘤手术25例,术后效果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7-63岁,平均38岁。畸胎瘤3例

3、,胸腺瘤22例,均为前上纵隔肿瘤,直径3-8cm,14例偏向右侧,11例偏向左侧。术前常规全面检查,胸部CT或加增强CT检查,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手术方法患侧胸部垫高30°,侧卧位,双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距胸骨旁,切口上端在第一肋骨下缘切口下端在第三肋骨上缘,长5-7cm。根据肿瘤最大直径,选择第一或第二肋间进胸。用手术刀距胸骨旁处切断第二肋软骨,注意不要损伤乳内动脉。用小形开胸器纵形撑开切口。若肿瘤较大且为囊性,影响视野操作,可先把囊液抽出,再操作。肿瘤摘除后,胸腔内创面要认真止血。用2-0无损伤绦纶线缝合被切断的肋软骨,吸净胸腔液体,膨胀肺,不用放

4、胸腔闭式引流,缝合小切口。用5-0滑线皮内绣皮,使切口平整。2结果全组病例均在胸骨旁纵形小切口下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开胸过程出血量少于30ml;术后第2天常规胸部CT检查,3例胸腔积液300ml,胸腔穿刺抽出。手术时间平均85min。术后伤口疼痛均较轻,术后止痛时间23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0天。3讨论微创外科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各种不同难度的胸部手术正不断地通过胸部微创手术来完成,它具有对机体损伤小、疼痛轻、对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及符合美容等优点,尤其对心肺功能较差和对美容要求较高的女性及年轻患者意义更大。作者认为:胸骨旁纵形切口优点有:①较传统的前外侧第4肋

5、间剖胸切口或胸骨骨正中切口损伤小;②切口距病变最近,操作方便;③能满足手术的需要;④较全胸腔镜下手术安全性高;⑤有较好的美容效果;⑥若胸内大血管破裂出血,可向下外绕过乳房,延长切口剖胸止血,和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并不增加创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