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

ID:20994986

大小:347.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17

幼儿园课程目标_第1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_第2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_第3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_第4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各课程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的互补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目标的设置一、课程目标的概念(一)课程目标的概念在现代课程论中,人们一般认为,课程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身心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某类(种)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科目或教育活动方案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或者时说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教育(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具体的课程目标宏观中观微观概括具体目标层级关

2、系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或状态的预期。所谓预期,是指这些期望和设想是在课程没有实施之前,以一种主观的形式存在于幼教工作者的思想中和设计出的活动方案中。定义: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特点:客观性,可操作性强行为目标的历史发展:从历史角度看,“行为目标”很可能是古老的师徒制的一部分。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确立:博比特——课程开发科学化的早期倡导者《课程》:提出课程科学化,课程目标必须科学化、标准化。《怎样编制课程》:曾用“活动分析法”对人类经验和职业进行系统

3、分析,由此提出了10个领域中的800多个目标。(最初基础)行为目标取向系统发展: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目标应根据对社会的研究、对儿童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而得出,并要通过教育哲学的学习理论的筛选,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应运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指导的方式来陈述目标,这种范式应该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建立教育目标体系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晰化的形式标准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

4、展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评价:1、精细化克服了“普遍性目标”模糊性缺陷;2、精细化导致“只见目标,不见儿童”“只见外显,忽略内隐”。拟定幼儿行为目标,至少做到:1、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2、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生成性目标关注点:过程来源:1,杜威“教育即生长”2,斯坦豪格“过程模式”过程原则(principlesofprocedure)--生成目标课程要以过程为中心,要以儿童在教室内的表现为基础而展开。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引导”三个过程。追求——“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课程的目标。瑞吉

5、欧教学法因发源于意大利的城市ReggioEmilia而得名。它的特点是强调孩子自主性的学习,选择主题时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学者专家、家长和教师多方合作,帮助孩子发展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它重视艺术活动在儿童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多媒体档案,用声像手段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例如,在美国一个采用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里,几个孩子对一只小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后,拿来摄像机,教给他们拍摄方法和慢放、定格等播放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猫的录像片,然后专门分析小猫的跳跃,又摄下了小朋友跳跃的镜头进行比较。老师还教会孩

6、子查阅参考书,向专家请教,了解猫的解剖学特点和它跳跃的关系。最后,孩子们编辑出一部关于猫的跳跃的短片,还建了个小网站呢!瑞吉欧评价:1、尊重了儿童的自主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儿童的自主性。2、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难度大。表现性目标评价:1、强调个性化,目标指向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2、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艾斯纳提出表现性目标的概念:教学性目标VS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课程中预先规定的,规定儿童在完成

7、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知识、技能等,通常对大部分儿童而言是共同的。表现性目标强调儿童在具体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化。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可用于表述某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行为习惯的训练。生成性目标:以人的自主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取向,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表现性目标:以人的个性化发展为课程目标的取向,把课程看作儿童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归纳总结】各种目标取向各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每种目标取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他们是相互补充和联系的。小结制定幼儿园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