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ID:21079004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9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第1页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第2页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第3页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第4页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历史课作为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承文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驿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现结合近来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与尝试。一、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

2、条件,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应转变哪些教学观念呢?1.教师角色观。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由教学中的主角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2.学生观。传统教学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新课程倡导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完整的、独立意义的人,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3.教材观。传统教学视教材为“圣经”,唯教材是从,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学观。传统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新教学观倡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二、教师还应该转

3、变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多环节,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先进的教学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学观念的转变本身也要在行为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行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构建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容的“心理安全”氛围,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活动提供积极和谐的情感保障“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构建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以一种民主、

4、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其次要求教师努力创设“宽松”环境,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快,有“安全感”,形成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从而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活动提供积极而和谐的情感保障。(二)重视过程教学,才能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落到实处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如果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能培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以下三点。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

5、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学有其特殊性,内容庞杂,历史久远,而我们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想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决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更要注意其情境性,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形式各异、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如学习“佛教的诞生”时,我这样设置情境:让一位举止大方的学生扮演乔达摩·悉达多,自述创立佛教的经过;对于“佛教的教义”的学习,先让这位“乔达摩·达多”外出传教,其他同学分成三组做听众,一组代表当时的

6、劳苦大众,一组代表当时的统治阶级,一组代表今天的历史学家。由于学生对这种教学情境很感兴趣,原本枯燥的“佛教内容”一下子变“活”了。等“乔达摩·悉达多”传教完毕,三个组的同学立刻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展开讨论,发表了许多新颖的、独到的见解。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经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予他们主动探究、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核心所在。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

7、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求知状态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利契机。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不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发现,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疑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根据问题提出者的不同,可分为教师设疑提问和学生设疑提问两种。作为教师来讲,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提问时一要讲究提问的艺术,这种提问艺术能激发起学生积极创新与实践的强烈欲望。如学完“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一课,我这样

8、提问: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是什么?你对此有何感想?这样问既调动了学生归结本课内容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把握提问的时机,在学生的思维陷入片面迷茫或空白的时候及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在学生一致认为拿破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