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ID:21847655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马说》教学设计_第1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2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3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4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课题:1.面向学生:九年级2.课题:马说3.课时:1二、教材分析:《马说》是语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

2、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能正确疏通文意,并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理解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托物寓意的写法。三、教学方法:读—译---议---点拨---练相结合四、教

3、学过程:1.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两篇关于“说”的文章,同学们知道吗?对,有《爱莲说》、《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关于“说”的文章,就是韩愈的《马说》。2.解题:请同学们说说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学生理解后,教师多媒体展示)点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看法,跟现在的议论文、杂文相似。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设计意图:主要是和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习的两篇关于“说”的文章,让学生知道“说”这种文体的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4、3.简介作者(学生介绍后教师归纳并用多媒体展示)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作品都收集在《昌黎先生集》。百度简介:http://www.baidu.com/s?word=%BA%AB%D3%FA&tn=sitehao123&f=34.预习检测(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口头回答)(设计意图:我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

5、功倍的效果。)1).读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食或尽粟一石()()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划出些列句子停顿的节奏线: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的节奏线;读出感情1).听朗读录音百度视频: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

6、&s=8&word=%C2%ED%CB%B5%C0%CA%B6%C1%CA%D3%C6%B5&fr=ala02)学生自由朗读3)指明学生再读4)齐读6.疏通文意(学生前后桌四人合作完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1).学生结合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2).不理解的可以做个记号3).教师解答疑难百度译文: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3720483.html7.学习检测一:(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口头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检测掌握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

7、1).一词多义: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食马者()策策之不以其道( )以不以千里称也()执策而临之曰()策之不以其道()2).翻译下列句子○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8.写作背景:百度写作背景简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3182182.html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任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任用。当时奸佞(nìng)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

8、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才强烈不满,并对此加以揭露和抨击(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处境,来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为理解下面的问题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