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辑校》指瑕

《唐书辑校》指瑕

ID:21856987

大小:7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5

《唐书辑校》指瑕_第1页
《唐书辑校》指瑕_第2页
《唐书辑校》指瑕_第3页
《唐书辑校》指瑕_第4页
《唐书辑校》指瑕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书辑校》指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书辑校》指瑕御览》引唐史甚夥,其文与刘书今本颇有同异,吴玉贵教授录之一编,逐条校证,有功于学术匪浅。然制巨卷繁,不能稍无疏漏。汉崔骃《章帝谥议》称引《尧典》,名以《唐书》,盖取经今文五家之教。吴氏不察,目以为李唐之史,遂误收崔《议》为今本阙载之文。其论《御览》、《旧书》之厏厊,尽归诸咸平三年有宋校史。殊不知当日君臣秕糠《旧书》,虽有官校之命,曾未令胄监刊板。且校史修史毕竟不同,删削之说,恐以非罪加诸昔贤。至若论“光福里第起兄弟同居”、“白衣宫锦袍”、“本某寺家人”、“一石止水”等处,亦各有舛误。    [关键词]太平御览;尧典;咸平校史;某寺家人;止水  []

2、K244[]A[]1008—1763(2012)05—0025—07  《太平御览》所引《唐书》与刘昫《旧书》关系若何,学界素有争论。清嘉道诸老多以为欧宋《新书》行世既久,后晋故编遂寖湮废,迨明闻人诠刻本出,已阙略甚多,殊非完帙。道光间,甘泉岑建功氏重刻《旧书》,雅有是正。既蒇其事,复据《御览》诸书纂辑《逸文》一十二卷,以为多传写脱落、散在群籍者,虽与今本不相附丽,而颇裨旧史复为完编。[1](P3—4)阮《序》亦云,《御览》、《册府》“成于欧宋未修以前,其引唐史,确系刘书,所据实最初之本”。  嗣后治史诸家,鲜见有专论及此。迄民国之暮,顺德岑仲勉氏始撰《

3、旧唐书逸文辨》一札[4](P589—597),颇斥前说之谬。其文首列七端驳议,以明建功氏所裒虽概以《唐书》标目,质其实则难以刘书之轶漏、删削视之;次以唐人遗说、宋代书目与《御览》引文参决,以证《御览》中之《唐书》如不兼包韦述旧著,不复可通;次又从而推论,以为“《御览图书纲目》云《唐书》者,并韦、柳两书言之也,《旧唐书》者,指历朝《实录》等言之也,惟卷内引文又统称曰《唐书》,则直犹通名之唐史矣”。[4](P597)  继踵二岑而为此学且有大成者,当推时贤吴玉贵教授。吴氏垂帷十载,潜心繁册,缀玉贯珠,间加琢磨,终以《唐书辑校》  吴玉贵:《唐书辑校》,中华

4、书局2008年12月第1版。本书列入“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四卷刊行问世。第观其宏旨,略与前岑、阮元同归,断《御览》之《唐书》为刘氏之旧帙。言其该博,差可望后岑之涯岸,昔贤之疏漏、故籍之舛讹必详考明辨之。论其规模,实又远在建功氏《逸文》之上,今书所阙者,固条辑而章证,今书所见者,亦必雠对校勘,以示优劣短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孙思旺:《唐书辑校》指瑕  仲勉氏云:“《御览》‘《唐书》’下之引文,无论本据为何,集成一篇,固极有裨于史学。”[4](P597)此言甚是。《御览》所引,其专指刘氏之书,抑兼举数种唐代之史,或容商讨;然吴氏《辑

5、校》必为传世之作而与正史相辅以行,则可断言。惟此书辑自浩编繁帙之间,功殊可称,事非易易,美璧微瑕,固所难免。今谨胪列数疑,稍陈鄙见,博雅君子,幸垂教焉。  一误以经部之《唐书》为史部之《唐书》  从而错入他文  《太平御览》卷五六二《礼仪部》四一崔骃《章帝谥议》条云:“臣闻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据德录功,各当其实。《孝经》曰:‘天地明察,神明章矣。’”  次条云:“《唐书》数尧之德,曰‘平章百姓’,言天之常德也。《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文王,纲纪四方。’”  次条云:“又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喻文王圣德,有金玉之质,犹云汉之在天也。举表折义 

6、 “折”原作“拆”,今据《四库》本及《全后汉文》改正。,四方德附矣。《易》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臣愚以宜上尊号曰章。”[5](P2541)  “数尧之德”以下,为吴书所收,列入旧史“阙载”一类。[6](P747)又据吴书凡例,《御览》原文所冠《唐书》书名,《辑校》皆为省却。然则吴氏所以裒录彼文,盖以为上引之《唐书》乃乙部之撰著。非是。  今案,上引三条皆出自汉崔骃《章帝谥议》。此观其文辞理致之连贯明了可知,无庸繁证。梅鼎祚《东汉文纪》[7](P222)、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8](P291)录崔氏《议》止于首条,盖未深察。

7、洎严可均搜校《全后汉文》,始将三则文字联为一篇,系于骃之名下。[9]御览》引唐史甚夥,其文与刘书今本颇有同异,吴玉贵教授录之一编,逐条校证,有功于学术匪浅。然制巨卷繁,不能稍无疏漏。汉崔骃《章帝谥议》称引《尧典》,名以《唐书》,盖取经今文五家之教。吴氏不察,目以为李唐之史,遂误收崔《议》为今本阙载之文。其论《御览》、《旧书》之厏厊,尽归诸咸平三年有宋校史。殊不知当日君臣秕糠《旧书》,虽有官校之命,曾未令胄监刊板。且校史修史毕竟不同,删削之说,恐以非罪加诸昔贤。至若论“光福里第起兄弟同居”、“白衣宫锦袍”、“本某寺家人”、“一石止水”等处,亦各有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