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

ID:22011371

大小:8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_第1页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_第2页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_第3页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_第4页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城市道路论文市政道路论文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加强科学合理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实现城市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道路设计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1前言  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公路网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然而公路运输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环境问题和道路安全问题日益显得突出。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但堵塞交通,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近年来,随着道路

3、上汽车行驶量的迅速增长,各类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急剧上升,然而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车、路、环境及交通管理水平等。以前,国内外对交通事故的研究,并未从道路线形设计的因素考虑其责任后果,因而形成交通事故与之无关的假象,以致造成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节省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和利于施工方面考虑甚多,而很少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如:弯坡路段平面与纵面线形的组合、平曲线长度等,规范也对其  特殊问题考虑欠少等。

4、    2道路安全问题的改善  2.1平面交叉口设计  与路段上的行车状况不同,平面交叉口的行车要复杂一些,因为交叉口存在着较多的

5、交通冲突,司机在行车时不仅要考虑被交道路车辆的行车轨迹、速度,同时也要考虑本道路上对向车辆甚至本车道前方车辆的行车状态。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中,发生在交叉口的事故比例是相当高的。  2.1.1合理设置交叉口位置和数量  平面交叉口位置最好设置在直线段上,设置在平曲线时,其曲线半径要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平面交叉口位置不宜设置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及其附近,进出交叉口的纵坡和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的变化量不宜过大。  2.1.2平面交叉形式选择  两条道路相交时,其交角应该大于45o,过小的交角不仅在行车上容易造成对向冲突,而且司机也不容易判断被交道路的距离和交通状况。对

6、交角小于45o的交叉口,

7、可按图1进行设计,即变斜交为两个正交。对于形成的y字型交叉,可以对支路的入口进行拨正处理,使之形成T型交叉,应尽量避免设计畸形交叉口。设计合适的交叉口面积,交叉口面积过大,导致车辆行车轨迹混乱,冲突增多,因此容易发生事故。  2.1.3交叉口渠化与诱导设施  平面交叉口设计过程中,良好的视距、合理的控制方式、车速控制、交通组织设计都是应该认真加以考虑的因素。  2.2视距问题  良好的视距不仅能够判断道路的行车环境,决定正确的驾驶行为,而且决定了驾驶行为的有效操作时间。  道路设计经常用到的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和会车视距。道路设计应特别注意保证

8、平面交叉口、平曲线弯道内侧等有良好的视距。

9、  在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如果存在障碍物,会造成一定的盲区,不仅司机驾车时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容易与被交道路的车辆造成冲突,使驾驶员遇紧急情况时来不及反应、采取应急措施不当而造成事故。这种类型的交叉口在乡村小道与主线相交时特别容易出现。在弯道上,弯道的内侧往往会因为视距不足,导致驾驶员把车辆靠到道路中心线甚至对向车道以增大视距,然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一旦出现对向行驶的车辆,很容易造成与对向车辆的正面相撞,或者司机为躲避,猛打方向盘而撞向路侧,甚至翻到路外。  此外,在竖曲线处、平竖曲线重叠处、桥头曲线、隧道洞口曲线等都应保证有良

10、好的视距。  2.3平纵线形与平纵组合问题  2.3.1平面线形  平面

11、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平面线形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适合驾驶员的心理、视觉和习惯,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选用曲线半径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不应突然采用小半径曲线。长直线或线形较好路段,车速难以控制到设计车速,不能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从地形好的区段进入地形条件较差的区段时,曲线的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避免采用长直线尽头设小半径圆曲线。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连续多个平曲线路段曲线半径的变化要建立在速度平稳运行的过渡的前提

12、下;当受到地形地物条件限制而采取了极限半径时必须同步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2.3.2纵断面线形  纵断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避免在短距离内出现频繁起伏;应注意纵坡度尽量不采取极限值;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视距要求。长、大纵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安全性降低;而下坡会使制动过热、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各级公路必须对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按平均纵坡进行控制。对于连续下陡坡路段,为减少刹车失灵事故,可设紧急避险区以利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