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

ID:2222758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_第1页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_第2页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_第3页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_第4页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对汽车服务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相关研究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生产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和知识型服务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人力资源需求由技能型转向高级技术型人才。专升本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专升本教育专升本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1)专科生通过统一考试,按原专业或相关专业升读本科院校,简称为专插本。(2)成教专升

2、本有多种形式,如:学生在大专院校读2或3年完成大专学业,在学校辅导下通过本科成人自考;自考专升本等。  (3)2+2或2+3专本衔接,即学生在大专院校读2或3年,完成专科学业或相关课程后直接升读本科第三、四年,而后取得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本文主要讨论这种形式。  2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现状及专升本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只有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职校生毕业后,大部分没有机会继续深造,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必受学历的制约。目前部分省市已实行免费普及高中教育,中职生源趋于下降。在普通高等教育

3、招录后,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分数较低,生源质量偏差、招生排序靠后使人感觉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2.2普通高校升本招生限制多程序复杂比例小  我国普通高校专升本对象是优秀应届毕业生,招生规模控制在5%以内,且禁止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招生。然而调查显示约80%的专科生希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5%的比例和对招生学校的限制已然不能满足需求。  2.3专升本考试对正常教学带来较大影响  高职学生专升本一般只考三门基础理论课,使部分有升本计划的学生将主要学习精力放在这三门功课上,一些高职院校把升本率看作是学校重要的

4、形象工程,为适应学生升本需要,削弱了其它课程教学,对正常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高职人才培养轨道,影响了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4专升本教育的课程衔接存在不合理性专科和本科一、二年级课程的名称、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存在不一致,是否达到转学标准难以把握,给专本衔接带来困难。  3美国高等教育转学学制概况  3.1社区学院基本情况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专科阶段设立了副学士学位,美国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社区学院为一种具转学和职业教育、社区服务等职能的两年制综合性高等教育机

5、构,毕业授予副学士学位。社区学院类似我国高职学院,专升本是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有许多经验和法规值得借鉴。  3.2普通教育课程、其编码系统及学分制  美国高校课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专业和选修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可在四年制大学上课,也可在经过认证的不同社区学院上课。各学校统一课程编码和学分,统一衡量标准,一方面可证明学生升读本科的能力,另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学习。  3.3大学与社区学院订立转学衔接协议  大学与社区学院签订转学协议,商定了课程学分互认和转换内容以及转学程序。社区学院学生修满一定学分,提供成绩单

6、,即可向四年制大学递交转学申请。例如,加州对社区学院转学规划是:本科学校三、四年级学生名额预留l/3的比例给社区学院;大学约20%~30%的学生来自社区学院。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本衔接探讨  4.1基本情况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都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们之间只有专科与本科的层次差异。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是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三年制高职专科学院,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应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两院协同试点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对于高职和本科都有相似专业的专

7、升本问题,具有一定示范性意义。  4.2从招生入手提高生源质量  美国社区学院的入学无须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其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完成学业取得专业副学士学位后进入就业,类似我国高职毕业就业;有的转入四年制大学,类似我国专升本情况。我国是择优录取制,为了保证专本协同联合培养的教学质量,招生时应明确告知培养模式,录取分数可定在本科线下一定分数区间,以保证生源素质。  4.3优化课程衔接  为便于分析,在统一编码前,试行专本协同院校可建立课程映射系统对照表,院校双方对应课程的名称、学分和学时可能不一致,根据其对

8、接情况,设立契合程度指标,分为6类:A类,课程名称、学时和学分完全一致;B类,课程名称和学时完全一致,学分不同;C类,课程名称和学分完全一致,学时不同;D类,课程名称完全一致,学时和学分都不同;E类,课程名称类似;F类,无对应课程(该类细分为:F1专科无对应课程,F2本科无对应课程)。  4.4完善专本衔接程序  专本衔接的主要问题是保证转学质量和转学工作顺利,为此建议成立独立认证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