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ID:23411822

大小: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7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_第1页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_第2页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_第3页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_第4页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中考物理试卷评析及2009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第一部分:2008年中考物理试卷评析镇江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全卷共30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全卷分选择、填空与作图和综合应用三大题型。其中选择为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填空与作图共10小题,共28分;综合应用共5小题,共42分。实验题包含在以上各题型中。试卷易、中、难题比例为7:2:1,难度系数控制在0.73左右,全卷知识点覆盖面(按章节计算)为81%,充分体现了学业水平测试和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试

2、卷具有以下特点:1、紧扣教材,注重双基全卷着重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的取材大部分来源于教材和考试指南,重点围绕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三大主题设计基础题,无繁难偏怪的试题、纯粹的概念辨析和死记硬背的内容,有利于克服平时的题海现象,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试题一方面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考查,另一方面密切联系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及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不仅试题的生活气息浓郁,而且强调

3、了知识应用,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如第5题突出了镇江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第7题的奥运场馆“水立方”屋面设计、第19题抗震救灾现场中应用的物理知识,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唤起其社会责任感,有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应用的意识,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第13题的游乐场里的“摩天轮”、第17题弯折铁丝、第11题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第24题的萝卜等情景来自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综观全

4、卷,大部分试题较为基本,在考查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围绕实验,深化探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物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的基本理念;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因此,实验和科学探究也是考查的主要内容。试卷中的实验题扩展到了所有题型,考查内容从实验的基本操作、到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的分析计算等。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有机的融入到实验情境的考查中,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和方法

5、的体验和感悟。在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中,更注重了探究时的理性思考,将科学探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对探究形式的考查,落实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精神。如第24题用萝卜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萝卜在水中漂浮的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的活动比较自然,设置的问题较好地控制了单纯依赖背记实验过程得分的倾向,特别是最后一空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求学生对探究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如25题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来源于课本学生熟悉的实验,但在实验

6、中最后出现了电压表大量程损坏的问题,对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考查,同时也是科学探究中对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考查,又如第30题将“光敏电阻的特性”的探究,“光敏电阻的特性”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未知规律来探究,要求学生在对实验数据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并要求学生应用探究得出的结论再去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在上述实验题中,对学生科学探究中处理数据能力、归纳结论能力进行了考查。这类题能较好的突出了物理的学科特点,更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导向,说明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掌握方法、提高能力。3、 分

7、析过程,凸显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在物理问题的过程分析中,需要学会借助图景,建立模型及运用数学工具等方法,通过学生的思维分析才能解决物理的问题。因此,通过加强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的考查,进而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25题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所创设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能识别题中设置的干扰因素来计算额定功率,而这“干扰因素”又是下一个问题的“判断条件”,这些必须通过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分析才能回答问题。同时,也对学生在实验规范操作提出了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再如

8、29题设置的情境“新中求实”,弹簧拉木块是典型的物理模型,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审读题目和仔细推敲。画出物理过程图景,在明确对象、分析过程(或状态)的基础上,对木块所处的三个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物理公式列出方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运算,从而解决问题。本题题干简练,减少干扰因素,给学生的思考留足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而整个过程的分析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很好的考查。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