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

ID:2448164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上传者:U-991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_第1页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_第2页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_第3页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探析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网络毕业摘要:当前,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1种重要消费形式,网络消费的迅猛发展与各种问题的层出不穷是其主要两个特点,低管束、高风险等问题的存在是制约网络消费进1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把握网络消费现状的同时也分析了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网络消费顺利发展的策略。关键词:网络消费问题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这1新兴产物在我国快速得到普及,到2005年12月,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突破1亿,达到11,100万人。相关的网络产业进入了1个黄金时期,网络短信、收费邮箱、网络游戏等网络消费新形式铺天盖地,网络消费作为1个新的商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所谓网络消费,从广义上说,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买卖商品或劳务的行为,是包括网络教育、在线影视、网络游戏在内的所有消费形式的总和。网络消费和电子商务有交叉,也有不同,1般情况下,电子商务可以分为3大种,1。B2B(企业对企业模式),1般网络充当了供求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如阿里巴巴网;2。B2C(企业对消费者),“虚拟商店”是这种网站的最好形容,如AMAZON、新蛋网;3。C2C(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在此种模式中,网站的作用与第1种类似,但是交易的双方多是个人,如淘宝、EBAY等。从狭义上说,网络消费仅仅是指通过相关的网站,在网络上购买有形商品的形式,也称“网上购物”,包括B2C和C2C两种形式,本文拟从狭义的角度从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出发,简单探讨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    如果说,前两年网络消费还是1个新事物,那么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数以千万的网民享受到了网络消费的便利。2005年~2006年度中国IT品牌调查活动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80%的人在2005年有过网上购物经历。这1数字比2004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表明网上购物越来越受网民的青睐。据统计,至2005年12月,发现有1855万网民进行过网上购物,占总网民数的16。7%,相比2001年的208万,增幅显著。预计到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将可能达到7500万人左右,占互联网用户数约35%。内容来自.nseac.   2005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93。1亿元,比2001年的6亿元的规模增加32倍;人均购物金额从2001年的288元增长到2005年的1041元,在所有网上购物的形式中,C2C模式有着B2C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包括商品多样性与价格上的优势,成为网上购物的新增长点。相应的,作为C2C的寡头,淘宝和eBay易趣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所占的比例也相当的高,分别为41。6%和25。8%。这是B2C的领军企业所不可比拟的,2005年当当网和卓越网占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比例均仅为2。3%左右。而且从中国网上购物市场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该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并非1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某些网站逐渐聚集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承担着巨大的交易量。在此过程中,规模经济效应和正反馈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这些网站通过扩张获得了平均成本的降低,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虽然我国的网上购物潮汹涌而来,“鼠标经济”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热点,但是相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网上购物正处于成长期阶段。如美国2005年第1季度中,互联网用户使用网上购物的比例为39%,每个互联网用户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就达368美元,在2003年,美国人的网上购物总金额就达到了500亿美元,2004年则突破千亿美元。     2、我国网络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网络消费有了1定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网民对于网上购物仍然敬而远之,根据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最近在上海、北京等7个城市展开调查,随机对6496位普通网民进行访问。公布的结果显示:对网上购物“非常可信”和“比较可信”的仅23。3%,认为“非常不可信”和“不太可信”的达41。3%。而在2005年我国消协共受理7189件网络消费相关投诉,增幅达96。3%。综合而言,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大多数网民不愿意在网上付款买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