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ID:24579218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1页
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2页
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3页
资源描述:

《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钉棒复位内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王智»1葛召营1周英杰2(1河南省遂平县人民医院河南遂平463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77-02【摘要】目的探讨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14%,6〜12个月X线片34例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1例失败。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

2、减压、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内固定Cage植骨融合后路减压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其主要治疗目的:恢复腰椎正常排列,解除神经压迫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其稳定性的维持主要是通过脊柱融合来实现的。2005年6月〜2011年6月,作者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6〜64岁,平均48岁;病程5—69个月,平均21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顽固性下腰痛,伴有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29例;间歇性跛行2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3

3、例;部分下肢肌力减弱15例;皮肤针刺疼觉减退6例。1.2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腰椎正侧位、双斜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根据Meyerding分级标准:I度滑脱5例,II度滑脱28例,III度滑脱2例;L4滑脱19例,L5滑脱16例。均为峡部裂伴腰椎滑脱。详细分类见下表:IIIIIIL4滑脱3160L5滑脱2122所有病例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均示相关节段明显不稳。CT扫描35例:双侧侧隐窝狭窄29例,伴椎间盘突出23例,单侧侧隐窝狭窄4例。腰椎MRI检查19例,均显示相应节段腰椎管狭窄。1.3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以滑脱间隙为中心,取后正中切U,显露

4、滑脱间隙之上下椎板、两侧小关节突及横突。在C臂机监视指导下分别于滑脱椎及下位椎体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钉(滑脱椎椎弓根内置入提拉复位钉)。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牵开马尾及相应神经根并保护之,显露前方变性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分别于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的纤维环上左右对称的切开,彻底清除间盘组织并刮除上下椎体的软骨终板。安装长度弯度合适的钛棒,分别拧入四个椎弓根钉的螺帽,提拉复位钉复位滑脱之椎体但不锁死,用撑开器逐渐撑开椎间隙。C臂机监视见滑脱椎体复位并椎间隙基本恢复正常后,根据复位后的椎间隙高度选择合适的椎间融合器放入,C形臂X线机透视确认椎体复位及Cage位置良好、螺钉位置满

5、意后去除撑开器,换压缩器轻度压缩椎间隙。术中撑开复位时,时时探查双侧神经根的松紧度,保持神经根能轻松地内外移动至少0.5cm,若神经根活动度小,则不可强行撑开复位。将术中切除的棘突、椎板等组织作为植骨材料,或自骼嵴后部取骨进行植骨。留置引流管,缝合切U。1.4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4—72小吋后拔除负压引流管,1周后行腰背肌及腹肌功能锻炼,4一6周后在腰部支具保护下逐渐下床活动。所有病人术后6个月内佩戴腰部支具,并禁止腰部屈曲及旋转活动。1.5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无神经损伤及感染。术后复查X线片示,34例滑脱椎体完全复位,1例滑脱椎体部分复位(术前为III度滑脱,术后残

6、留I度滑脱),滑脱完全复位率为97.14%。术后患者原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按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标准[1】,优3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4%。随访1一5年,平均26个月,34例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复位丢失及断钉,融合率97.14%;1例未融合,并有下位椎弓根钉钉棒连接处断裂。2讨论达到椎间的骨性融合和长久稳定是腰椎滑脱手术的最终目的[2】。使用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才最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够恢复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性前凸,提供椎体间纵向支撑,可以减少术后椎间隙高度的丢失,提高融合率。RF-II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冇可靠的撑开压缩功能,提拉复位钉的应用能

7、有效而安全地复位滑脱椎体,恢复正常的脊柱力线和腰骶部的稳定,奋效的完成马尾和神经根的减压,解除症状;通过较坚强的内固定及撑开压缩功能,防止Cage植骨块移位并促使骨质融合,提高植骨融合率。钉棒系统只对滑脱平面单一节段固定,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运动功能单位,对脊柱生物力学干扰较小,符合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要求。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及位用,钉棒系统主要适用于轻、中度滑脱的治疗,对于重度滑脱仍以采取前路松解复位固定植骨融合,后路减压为宜。参考文献[1】陆裕朴,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