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生”初探

“文学写生”初探

ID:24663508

大小:53.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文学写生”初探_第1页
“文学写生”初探_第2页
“文学写生”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写生”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写生”初探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施银芳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是目前,有不少学生对作文兴趣索然,望文止“步”,写出的文章也是步人后尘,人云亦云,不仅立意肤浅,味同嚼蜡,而且缺少思维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这与新大纲的精神是大大相悖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作文教学如此尴尬的局面呢?归其咎,这与数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只是一味地进行机械教条的技能训练,不仅违背了语文的学科性质,还忽略了单纯的语言思维的消极性对学生的思考所起

2、的抑制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愉悦因素。那么,如何为学生消除写作中出现的上述不利因素呢?我认为“文学写生”就是一条可行之路。“文学写生”是一种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其从罗万象的大自然中获取视觉意象的直观的作文教学方法。在这里,视觉意象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的主要特征的把握。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花鸟草虫、风雨雷电、日月星辰、一人一事等都是学生获取视觉意象的对象。在写作过程中,有了这些意象的参与,视觉主体的思维会更加活跃、鲜明,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感情色彩会更加浓厚,隐藏于其内心的写作诱因和需要动机也才能被激活,这样,写

3、作主体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畏写、厌写为乐写。因此,“文学写生”还是有许多尝试价值的。1激发写作兴趣,刺激创作欲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之”,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段话使我受到了启发,“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文学写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大自然中体验美、感受美,让真切的大自然去激活他们的写作兴趣

4、和表达欲望,这样,学生便不会因“无事可写”而绞尽脑汁,也不会因“无话可写”而搜肠刮肚,而是思如泉涌,一气呵成。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独创精神当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视点来审视这个世界时,就像你在转动手中的万花简一样,看到的是不同的图案组合;当让不同的学生来审视同一个世界吋,得到的也是异彩纷呈,姿态万千的视觉意象。比如,让学生在一个艳阳高照的环境下写雨,他们似乎可见一切都是湿漉漉的,可是天、地、房屋、行人到底在雨中呈现出什么样子,却难以说清,更无法写出,只好从大脑中所积累的词汇里寻找关于描写雨的词语,如“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等

5、,这样塑造出的作品只能使人感到似曾相识,没冇新意。只冇让学生在雨天爬在窗前,走进雨中,去听雨,看雨,触摸雨,感受雨,对雨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才能写出纯粹的、个人的《雨中即景》、《雨中情》……可见,把学生带入自然环境,让他们转换一种新的视点,开辟一处新的视野,寻找各自的美点、亮点,捕捉个人独特的感受,突破成规,创新求异,即可避免在作文教学中出现“不论天南海北,不论何人何吋,写出的母亲形象都是一样任劳任怨,一样慈爱、伟大”的那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了。3激活灵性、悟性,达到人文和谐文学巨匠鲁迅曾感慨良深地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

6、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如此高的灵性和悟性,要知道,人的灵性和悟性是建立在视觉意象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还需解放个性,解放人的心智。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带到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让真真切切的视觉意象激活他们的悟性、灵性,让他们在苏特奋的心灵世界中倾听花开的声音,触摸微风的温柔,亲吻月光的裙裾,感受兰草的孤独,让他们忘记“教室”这•-特定环境,忘掉“老师”这一特定称谓,把自己真正融入此情此景当中,把所有的爱憎好恶、喜怒哀

7、乐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一旦作文中被倾注了真情实感,那它将会充满生命的力量,仅仅攫住读者的心灵,散发出生命的不朽光芒。我想,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的灵性、悟性得到了呵护,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作文中出现的“写废话,说谎话,吹大话”的难题。学生既把握了“作文”的关键,也悟到了“做人”的关键,从而达到了人文和谐。以上三点便是“文学写生”这一作文教学方法的可行之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学生的心灵,所谓语文便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作文教学也是一样,把学生带到野外去,让他们面对大自然,用整个心

8、灵去听、去看、去触摸、去交流,然后,教师引导他们用自己独到的笔触,将自己心灵所捕捉到的大自然之美用诗或散文描绘出来,这不仅仅是学生在感受自然,同吋也是在浄化他们的精神世界。茫茫大海因有了点点归帆才显出它的无穷魅力,蔚蓝天幕因冇了颗颗繁星才显其神秘莫测,作文也因有了意象的参与,“人性”的冋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