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聚焦课堂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

ID:24690991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_第1页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_第2页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_第3页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_第4页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课异构,聚焦课堂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探究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展了多种有益的教学探索,同课异构教学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研训方式。《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开辟了“一题多解”栏目,为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开辟了引导和延伸平台,并陆续推出多篇关于同课异构的教改专题,引领教师从理论上汲取营养,从实践中探求规律,使许多教师的专业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纵观眼下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虽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但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教师只是着力于初始的异构实践,极力彰显个人教学

2、风格和智慧,却常忽视再认识、再实践的后续环节,即使有也只是“浅尝辄止”。这样的同课异构活动,有点“半身不遂”的感觉,导致同课异构的精神内涵不能被真正挖掘出来,研训的功能也得不到全面的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再认识“同课异构”。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与重点  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相近的教学目标及学情相近的施教对象,立足各自的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团队的帮助下,合理利用广泛资源,并将构想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之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掌握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建构过程。8  由

3、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以“同课异构”这种方式来进行研究。因为“同”是研究的基准,是共性,便于比较;“异”是变化,立足个性,利于创造。可见,同课异构活动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研训目的,它的目的是使教师通过这种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获得自身专业的成长。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同课异构活动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个过程的理解有所缺失。  在第一个环节中,基于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异构”,就需要以教师个体为主,相对封闭,独立地处理教材。这一过程,利是由于独立备课,没有过多的参照和循袭,教学设计和构思充满原创味和个性

4、特征,能够较好地体现教者本人的教学思想和智慧;弊是无法进行同伴间互助和横向借鉴,抑制着团队资源共享,当然也就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就如何有效解读教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采取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以及教师如何解决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并最终优化自己的课堂,这些都是教师在第二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同课异构第二个环节的认识与操作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而这种教研理念可以引发参与者的智慧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由

5、此看来,同课异构不能简单地一“异”了之,而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对“异构”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上,以及如何进行优化实践“重构”的第二个环节上。这样方能有效地解决同课异构的“弊”。8  对于同课异构的第二个环节的落实与推进,笔者认为绝不能“浅尝辄止”或“不了了之”,因为第二个环节落实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同课异构的初衷与归宿。  所以,作为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内化,自我优化;明确反思的目标,找准反思的切入点,落实反思的归宿。如异构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贴切,是否体现“三维”;教学方式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

6、合理,是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预设是否妥当,应对生成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评价是否多样合理,是否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拓展是否有度,是否基于教材走出教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实践能力;示范是否准确到位,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解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等等。  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寻求同伴互助。在交流合作中,教师间可以互相探讨、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真正达到改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智慧在集体团队的交流中发生碰撞,在碰撞中提升。可以说,在这一平台上不仅利于教

7、研氛围的形成,解决好个人反思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当然,名师和专家的引领更能使这一层面的教研提升效益。唯有这样,再认识才不会仅停留于自我反思的层面,而会跃迁到团队提升的高度,并积极转化为一种开放的学习、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和理性的汲取,使同课异构这一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8  从再实践的功能来看,笔者认为它应该涵盖优化实践和积累应用两个层面。所谓优化实践层面,是指教师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改进,并合理利用广泛资源、集体智慧,优化教法,优化学法,最终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质的飞跃。比如在韶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观

8、摩课上朱然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设计,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