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

ID:24773191

大小:73.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常宁市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421500【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匹多莫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方案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屮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00例进行临床研宂,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150例)和研究组(n=1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研宄组患儿采用匹多莫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8

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宄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匹多莫德;单磷酸阿糖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其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且具有流行性及散发性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退热及抗病毒治疗,但治疗后依然有部分患儿的疗效不够理想,且易复发[2]。

3、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治疗是R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00例进行临床研究,基于匹多莫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丁.•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宄对象本次研宄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均具冇呕吐、高热、精神不振及流涎等临床症状;③软腭处存在疱疹,咽部具有充血情况;④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自述具有咽痛;

4、⑤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其他咽部疾病的患儿;②具冇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儿。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本组30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150例)和研究组(n=150例)。对照组150例患儿中,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最小患儿3个月,年龄最大患儿3岁,平均年龄(1.48±0.47)岁。研究组150例患儿中,男性91例,女性59例;年龄最小患儿4个月,年龄最大患儿3岁,平均年龄(1.51±0.53)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

5、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给予10~15mg/kg利巴韦林注射液(生产厂商: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闭冇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941)溶入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1次/d.1.2.2研究组研究组患儿采用匹多莫德与单磷酸阿糖腺什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生产厂商: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718)口服,每次400mg,每天2次;给予5〜10mg/kg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生产厂商: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819)溶入0.9%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1次/d。1.3疗效评价标准①

6、显效:经3〜5d的治疗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水平,II未见反复,疱疹症状消失,高热、烦躁、厌食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经3〜5d的治疗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水平,且未见反复,疱疹明显减少,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缓解;③无效:经3〜5d的治疗后,患者的体温无明显变化或上升,临床症状、体征亦无明显变化。1.4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疱疹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吋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5统计学方法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比较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7、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经表1可见,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讨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RNA小病毒,其传染性较强,II流行快,对于7岁以下儿童的侵犯率较高。在儿童感染该疾病后,会使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导致患儿出现心肌炎等严重疾病,从而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利巴韦林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治疗,该药物虽然能够对多种RNA病毒和D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