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ID:24901546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_第1页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_第2页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652100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给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峽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疱疹性咽炎;阿糖腺苷;核黄素;

2、联合;治疗效果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骤,多见于1-6岁儿童,该病在小儿时期多见,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1)。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疱疹性咽炎75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150例,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龄(3.5+-2.0)岁。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症状,查体可见口腔后部的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疱疹周围常伴红晕,有时

3、可累及软腭,舌和咽部。辅助检查提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对照组75例,男45例,女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常规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清淡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饮食为主;进食后清洁U腔,多饮水,酌情静脉补充足够的能量及电解质。观察组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海南锦瑞制药奋限公司)5-10mg/(kg.d)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加核黄素(海南五洲通药业有限公司)5mg/d入5%GS静滴,对照组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海南锦瑞制

4、药有限公司)5-10mg/(kg.d)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基本疗程3-5天。1.3对比指标随访并记录病儿的热退吋间、U腔疼痛缓解吋间(年幼病儿表现为拒食、流涎缓解),疱疹好转吋间、治疗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疗效判断标准见文献〔3)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1.结果2.1病儿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病儿热退平均吋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病儿U腔疼痛减轻吋间及疱疹消失吋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o见表1。2.讨论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1-6岁小儿,其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在卫生条件差

5、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每年3-6月为发病高峰期,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伴咽峡处疱疹,由于患处疼痛剧烈,患儿还可表现为拒食,流涎,烦躁及相应的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周左右,本病除患儿口腔疼痛外,还因患儿高热,把食,烦躁等临床表现导致患儿家长极度紧张。单磷酸阿糖腺什为嘧啶拮抗剂,其药理作用为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单磷酸阿糖腺苷进入人体内后转化为二磷酸阿糖腺苷和三磷酸阿糖腺卄,前者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什转移酶,使DNA合成终止;后者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和DNA多聚酶,抑制病毒复制,此双重作用可有效抗病毒,对柯萨奇A组病毒疗

6、效显著。且多种动物实验己经证明,中、小剂量的单磷酸阿糖腺什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和致畸胎作用,使用安全,经过临床观察,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苻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方法简单的特点,适合临床开展应用(4)。核黄素是维生素类药。维生素B2是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黄酶在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当缺乏吋可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皮肤粘膜容易发生炎症,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因此,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抗病毒对因治疗加核萸素促疱疹愈合对症治疗。总之,疱疹性咽峡炎病儿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

7、治疗热退吋间无显著差异,U腔疼痛减轻时间、疱疹消失吋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没冇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冇助于缩短病程,减轻病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5.[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07.[3】甄娇岚.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08例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5>:317.[4】徐元芹申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炎疗效观察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4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