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4932765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临床疗效观赵福平(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人民医院心脑血管内科贵州毕节551800)【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

2、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祌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疏血通;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095-02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生迫

3、不及待解决的课题[1-3]。在木文中,我们研究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岡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6.8±4.2)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8.1±

4、;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6mL溶解于0.9%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用0.8g,丹参冻干粉针,溶解于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一个疗程14天。1.3疗效评价治疗效果平价。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10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46%;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以下。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

5、plusmn;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1.结果2.1两组患者的临床奋效率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并ii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n(%)]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2.讨论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进-步发生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动脉在一定程度下,会寻找自我的替代功能,因此,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但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

6、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的4〜6分钟内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2-4]。本病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吋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2-3]。疏血通注射液,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临床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疏血通主要成分是银杏黄酮,是改善血供的中药针剂之一,疏血通成份:水姪、地龙。药理作用:(1

7、)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2)抑制血栓形成和溶栓;(3)减少脑缺血范围[3-5]o本文的研宄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并i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II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文献的研究相符[5-6]。综上所述,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i】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长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

8、9-381.[2】黄如训,梁秀龄.临床神经病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1.[3】宋贵军,尹琳,王乃昌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实用全科医学,2007,5(6):489-490.[4】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长会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