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

ID:25027501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_第1页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_第2页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块构造学说和地震活动性大量的地震学资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依据之一,同吋,地震学验证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某些预测。反之,板块理论对地震学某些研究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合理的框架。通常,以地震震级和频度为基础去研宂全球和区域的地震活动性,例如涉及最大观测震级,地震能:W:,地震应变,地震矩释放率,每年震级大于等于某给定伉的地震频度和平均复发周期等等。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地震资料和样本必须是完整和均匀的,也就是说,它必须包括某个吋段内,某个截止震级以上的全部地震,而且霞级必须使用同一震级标度。此外,这些资料必须是准确的,而且足够多。地震活动性研宂的基础资料是企

2、球和区域的地震目录。(1全球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和地震带(区)划分板块构造学说假定全球表层被划分为几个大的刚性板诀,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界是板块形变集中的地带,因而,地震活动将集中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及邻近地带上。1)Gutenberg和Richer(1954)的全球地震活动带(区)的划分。Gutenberg和Richer在1954年指出,全球的主要地震活动集屮在活动构造带上,但是在裂谷带和稳定地块的也有不少的地震活动;活动地带的应力机制有两大类,分别出现在摺皱构造和块体构造中。褶皱构造主要表现为弧形构造,典型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区,而在块体构

3、造区域中,则是产生剪切断层的应力机制。企球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四个狭窄的带上,以及散布在某些大陆地区。第一,环太平洋地震带,第二,地屮海一横贯亚洲地震带,第三,大洋脊地震带,第四,裂谷地震带,第五,东亚和北美大陆地震区。2)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大洋脊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的浅缘地震,基本上是板间地震;而大陆地震区的地震基本上都是板内地震。把地震这样划分的原因,是板内大地震断层上单位长度释放的地震矩总是大于板间大地震,两者的差别是五倍左右,相应的应力降高得多。2全球浅缘地震,中源和深源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Gutenber

4、g和Richter(1954)把地震深度划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千米和300千米之间)和深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1)全球浅源地震空间分布特征比重大,占全部地震活动的百分之七十六;分布广,在所有的板块边界和与板块边界有关的板内地区中,浅源地震组成狭窄的地震带,与板块的海洋洋脊上的离散(扩张)边界,海沟(汇聚)边界和陆一陆碰撞(汇聚)边界相一致;在大陆内部,特别是在欧亚,美洲和非洲大陆A部的浅缘地震,相对于海洋上的狭窄地震带,显得异常分散;大陆內部的亚洲浅源地震最为活跃;强度人,全球特人的地震(M>=8.5

5、)都是浅缘地震。2)全球中深源地震带(W-B带)中源地®极少发生在海洋岩石圈板块内,中源地中绝大多数出现在海沟(汇聚)边界和陆一陆碰撞(汇聚)边界上,欧亚大陆内不多的中源地震发生在阿富汗兴都库什、缅甸弧和罗马尼亚的弗朗恰地区。深源地震震屮绝大多数显现在西太平洋和南美的海沟(汇聚)边界上,唯一例外的是西班牙南部的1954年3月29日的深源地震。兼有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的地带,主要是沿着太平洋板块的两和北边界,南美版块两边界以及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边界上的印尼海沟段落。兼有浅缘,屮源和深源地霞的地带,主要是沿着太平洋板块的西边界,南美板块西边界中段以及印

6、度一澳大利亚板块边界上的印尼海沟段落。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己经发现了在岛弧沟系统屮,由屮深源地霞组成的Wadati-Benioffzone(简称W-B带)屮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引起了地震学家的浓厚兴趣,原因是,它们超乎寻常,其活动占全球地震活动的24%;人多数的中深源地震发生在消减带中的深海沟和火山岛弧地带,显然,其倾斜时上群集的W—B带说明了地幔最上部对环流下降问题的关键,识别W-B地®带是20世纪伟大的地球物理成就之一;地震学家更多使用深源的体波去研宂地核、地幔和地壳构造,这是因为深源地震具有较多的脉冲源,从震源到台站射线的体波震相可以穿过

7、不均匀的地幔的最上部,在地震阁上体波震相与而波不相混淆;深源地震的机制与浅缘地震不同。3)全球W-B带的地震发生频率随深度变化全球W-B带的地霞400T•米深度以上的地®发生频率随深度呈指数衰减;在400〜600千米深度,地震又有增加的趋势;在600〜680T•米之间的深度上地震突然减少或停止。4)W-B带屮的双层地震带结构双地震带通常是沿着消减板块上和下界而附近出现,那里的应力状态一般分别是下倾的压缩和拉张应力,应力可能来源于弯曲板片的松弛(拉直)或热弹性应力或消减板块的下沉等。目前,在CapeMendocino,东阿留申、台湾东北、新西兰和智

8、利北部等地都观测到双地震带。5)W-B带地震机制的一般特征影响冷岩石圈板片消减到热地幔的因素有许多,并且S杂,只有通过数值方法才能估计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