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ID:25312756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_第1页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_第2页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_第3页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_第4页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作者:徐振华,许能贵,易玮,符文彬,靳瑞【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量对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DG)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选用g/L水合氯醛溶液,按400mg/kg腹腔注射麻醉,然后取右上侧卧位固定,沿耳—眼连续中点切开皮肤,分离颞肌,暴露颞骨作一骨窗,轻抬脑,显露大脑中动脉,用烧红的电热灼器轻触大脑中动脉,使之凝闭,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其中假手术组手术时只暴露大鼠大脑中动脉,不予凝闭。治疗组立即给予电针治疗。14治疗方法141穴位选择穴位选取督脉经穴“百会”、“大椎”,其定位参照大鼠的常用针灸穴位[7]:“百会”穴位于顶骨正中;“大

2、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间,背部正中。142刺法治疗1组大鼠以30号1寸毫针斜刺入百会05寸,直刺入大椎05寸,将针柄分别连接至电针仪上,5~10Hz,疏密波,强度以大鼠安静耐受为度,一般3~5V,时间30min,每天1次,均在上午10点左右进行,治疗2组于每天下午3时左右再治疗1次,参数同前,均连续治疗2周。而假手术组和缺血模型组大鼠只在同等条件下饲养,未予任何处理。1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NS)待大鼠苏醒后(术后3h)及2周后分别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温和地提起动物尾巴,悬于地面上方1m高处;置于地面,轻轻侧推其肩胛部,参照Bederson等[

3、8]的评分方法行神经检查等级评分,评估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大鼠的神经损伤状况,3h时段缺血模型组与治疗组评分1分以下者剔除,不作为观察对象。评分标准:0分为向地面伸展两前肢,未见行为异常;1分为脑损伤对侧前肢持续地屈曲;2分为脑损伤对侧前肢屈曲,脑损伤对侧肩内收但无扭转,侧推抵抗力弱;3分为脑损伤对侧前肢屈曲,脑损伤对侧肩内收有扭转,侧推无抵抗力。16麻醉、固定和手术造模14d后,大鼠以100g/L乌拉坦溶液(18g/kg腹腔注射)麻醉,药量不够可酌情补加10%。将麻醉后的大鼠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固定耳杆和上门齿,调整动物向上倾约18°~22°,此角度每次实验都需要重新测定,以确保电

4、极是垂直插入。在缺血同侧用剪刀小心剪开皮肤,暴露头骨,在电极要插入部分标记并打孔,孔径25mm×25mm,分别去除碎骨片、硬脑膜和软脑膜,暴露皮层,并滴入生理盐水和石蜡油(以使皮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湿润)。体温维持仪测定动物体温,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体温在(37±1)℃,心电经前放大器放大后,在示波器上显示。17刺激和记录刺激电极为双极电极,用两根彼此接近但又相互绝缘(尖端除外,尖端直径约100μm)的钢丝构成,尖端相距约03mm,插入位点在海马穿通纤维角状束,相对于颅骨立体定位坐标:以人字缝为零点,向后约78mm,中线偏右44mm,插入深度约28~30mm。记录电极是用2

5、mol/LNaCl灌制的玻璃微电极,尖端约3~5μm,阻抗1~3兆欧,用来记录细胞外场电位反应,插入位点是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相对于颅骨立体定位坐标:人字缝向后约38mm,中线偏右20~22mm,插入深度约20~40mm。18反应波形测定用单脉冲刺激海马穿通纤维,在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记录反应波形,利用微电极推进器,控制电极缓慢下插(10μm/次),当微电极到达齿状回颗粒细胞区时可以记录到负向、延迟很短的场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随电极的下插,负向EPSP逐渐消失,代之以正向EPSP,主要在颗粒细胞的体层中记录。一般以负向到正向的EPSP反转点为标准,向下插

6、约150~200μm时,即可在计算机上看到一系列的反应波形,选取其中幅度较大、波形较好且较稳定的波形。19实验参数的测定191输入/输出曲线(I/O曲线)测定单脉冲的I/O曲线。利用正向或负向方波(mA×02ms)刺激海马穿通纤维,低强度刺激时出现正向单突触EPSP,是由于激活了穿行于齿状回颗粒细胞之间的穿通纤维突触,引发小的较弱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此电位不能达到颗粒细胞兴奋所需要的阈值。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齿状回颗粒细胞达到动作电位阈值,引发颗粒细胞发放,从波形上可以看到一负向峰叠加在正向EPSP上,其为群峰电位(populationspike,PS),反映了刺激穿通纤维在

7、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所产生的动作电位总和。刺激强度逐渐加大,直到10mA为止。每一个刺激强度都要求采用3次波形值以作平均。刺激频率为0125Hz。EPSP和PS幅度按Gilbert和Mack[9]等方法计算:EPSP幅度一般为反应开始约10ms的固定间隔点到PS发放前约05ms的上升相的两点间斜率来计算(mV/ms),这样计算是为了防止PS对EPSP的干扰。PS幅度为峰—峰间连线的中点到波谷间的距离(mV)。192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