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

ID:25436887

大小:7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0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1页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2页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3页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4页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程伊川曰:“《中庸》之书,是孔门传授,成于子思。”[①]朱熹亦曰:《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②]由此可见,《中庸》虽并非出自孔子亲笔,但是它却系统而完整地阐扬了孔门“中庸”的思想,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自汉代至清代,各种《中庸》的单篇然指的志、德、才,但是不能不包括性情。杨子取为我,一毛不拔利天下而不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有违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基本习俗,故不近人情。这在先秦儒家看来,就是不能“守中”。程伊川对《中庸》中的这段文字诠释得更为

2、透辟:“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只是言一个中体。既是喜怒哀乐未发,那里有个甚麽?只可谓之中。如《乾》体便是健,及分在诸处,不可皆名健,然在其中矣。天下事事物物皆有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非是谓之和便不中也,言和则中在其中矣。中便是含喜怒哀乐在其中矣。[④]“只是言一个中体”,指的是“天命之谓性”,因此,“天下事事物物皆有中”,亦即天下事事物物皆有性也。中是性的存有中体之中的形式,或存有特征,性是中所持有的内涵,或天命源泉(先验性的规定),二者不可斯须分离。它上秉承于天命,下开启于人事,因此孔颖达《中庸》疏曰:“未发

3、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故‘谓之中’。”[⑤]正是这种“澹然虚静”,由天而下贯的“未发之时”的“中体”状态,映射着天命的高远与生化的源泉。所以《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朱熹注曰:“大本者,天命之性。”与程伊川以《乾》体释“中体”一样,力透纸背!但是,笔者以为,郑玄的释语似乎更为朴实:“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⑥]这里明确将“中”之所以为“大本”的原因与“礼”联系起来了,进而与政教联系起来,这就打通了由“天命之谓性”,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脉络,把天、命

4、、性、情贯通起来了。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诗》《书》《礼》《乐》,其始皆出于人”(第15-16简)的思想,与此一样,也有这种贯通的意识。“发而皆中节”的“节”,指的是天地之节,人伦之礼,也是性情之度。朱熹之“发皆中节,情之正也”之谓,是相对于性来说的,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是相对于情本是与性同根同源,植根于性,不可斯须离性而存有而言的。朱熹之“无所乖戾”,指人与天地、群体(人伦)在性之情施放之后,呈现的状态——“故谓之和”——,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的状态,用伊川的话来说,即是“既发时,便是和矣。”[⑦]

5、也就是孔子的“时中”(《孟子·万章下》称之为“圣之时者”),应当喜则喜,应当怒则怒,应当哀则哀,应当怒则怒,便是合于时宜,就是“和”。应当喜则怒,应当怒则喜,应当哀则乐,应当乐则哀,便是不合于时宜,那就是“不和”。《论语·先问》曰:“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所描述的正是这种境界。由此可见,《中庸》提出的中和境界,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圣人境界,它的真正用意在于以圣人的境界,昭示天命的生化不息,还有待于每一个人自强不息的努力,中和性情,发皆中节,才能够回证天命,与天地相参。

6、《中庸》之所以称“和”为“达道”,是因为,“中”(中体),发而为“和”,“性”(天命),发而为“情”,必须端正而时中,节度而畅达,上合天地鬼神之灵,下合人伦事物之理。朱熹曰:“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⑧]所以,张岱年先生释“达道”之“达”为“普遍”,[⑨]可谓意蕴深刻。因为,循性而往,天下古今之所共由者,“性情之德”也。性情之德,当然指的是子思子的“五行”:仁、义、礼、智、圣,也就是后来孟子的“四端”。应该指出的是,不论是子思的“五行”,还是孟子的“四端”,

7、其中都是含“情”的。“五行”、“四端”为天命下贯而形成的“中体”,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但是施发出来,便是子思的“温、悦、戚、亲、爱”(郭店简《五行》第13简),“金声而玉振”(郭店简《五行》第19简),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因此,简书《五行》说得好:“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第19-20简)《中庸》的“达道”,就是指的人道之善,这个“善”,只能从有德者的心中,显发出来,是之谓《中庸》之“和”——而“和”当然是以性之情为主体内涵的。“致

8、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实乃画龙点睛之笔。“致”,朱熹释为“推而极之”,用现代汉语来解读,就是充分的发展。这是正确的解释。“致中和”的表述,是说,中和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能够抵达,它是一个“推而极之”的过程,是一个逐层提升的境界。朱熹的后,不仅深感《中庸》以《易传》为立论的天道前提,在思想上确有相通之处,而且发现二者的字句也多有相通之处。[15]《中庸》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