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

ID:25593254

大小:6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1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_第1页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_第2页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_第3页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_第4页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  摘要:历史上,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甘青高原沿“藏彝走廊”到川、藏、滇交界地带,又从金沙江河谷迁移到澜沧江,进而到怒江流域,直至东南亚一带。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即是文化的流动。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游耕经济生活所导致的迁徙使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其民族文化就一直在流动中断层、积累、沉淀和延续,又在流动中包容、吸纳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此使自身文化发生嬗变。本文主要以历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傈僳族的迁徙历史对其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即这种高山深谷间的长期迁

2、徙,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不断流动着的文化,由此所引起的文化的封闭而又多元又成为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关键词:唐代以来;傈僳族;迁徙;文化变迁    传统文化是文化中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部分。“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的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每一代人都会在继承前人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这是文化的积累性;同时,文化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发生变化和革新,这是它的变革性。当我们考察历史上文化的积累和变革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因素,它们在文化积累中一再被肯定,在文化变革中也仍然被保留,我们

3、把这样的东西称为‘传统’。由于传统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和特点。”①那么,傈僳族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变革”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一、唐代南诏兼并战争中,傈僳族先民“施蛮”、“顺蛮”被迫从“剑、共诸川”向金沙江、澜沧江上游迁徙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及《新唐书•南蛮传下•松外蛮》均记载,西洱河地区初有“乌蛮”七十部,后互相兼并,至开元年间(713-741年),只剩下六至八个较大部落,称为“六诏”或“八诏”。《云南志》卷四曰:(顺

4、蛮)“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共诸川”。剑即剑川,方国瑜先生认为其位置在樊绰《云南志》中的记载已甚为明白,如曰:“浪穹诏主铎罗望与南诏战败,退保剑川;施浪诏主望欠之弟望千北走吐蕃为诏,归于剑川;又铁桥城在剑川北三日。凡此剑川,应即今之剑川。”〔1〕(P459)共即野共川,方先生说:“野共较大,故与剑川合称剑、共诸川,为邓川以北之地也。”“野共地在邓赕以北,与剑川近,盖即今姜邑坝,为鹤庆南部与邓川交接之处。疑姜邑作江邑,江读如工,与共同音。”〔1〕(P460)可见,“剑、共诸川”为乌蛮六诏中的“三浪诏”(即邓赕、浪穹、施浪)之聚居地,

5、北与吐蕃地相接。  正因为“三浪诏”险要的地理位置,其向背必将影响吐蕃与南诏、吐蕃与唐之间的力量对比,“及至唐朝力图将洱海周围地带分散的各部抓紧以遏止吐蕃势力南下之时,蒙舍诏贵族屡次‘效命’、‘输忠’,主动讨伐判唐投吐蕃的浪穹、施浪、邓赕等诏。”④于是原居剑、共诸川的“施蛮”、“顺蛮”被迫迁离至铁桥之大施赕、小施赕及剑羌之地。《云南志》卷三“邓赕诏”曰:“铎罗皮退居野共川。……南诏既破剑川,收野共。”《云南志》卷四“顺蛮”曰:“初与施蛮部落居剑、共诸川,咩罗皮(邓赕诏主)、(铎)罗望(浪穹诏主)既失邓川、浪穹,退而逼夺剑、共,由

6、是迁居铁桥以上。其地名剑羌,在剑寻赕西北四百里。”方先生认为,剑寻赕在剑川南一日程,剑羌离剑寻四百里,则在铁桥城西北,当与大施赕、小施赕接近。而地名剑羌者,盖因自剑、共迁到羌(吐蕃)地而称之。”〔1〕(P476)《云南志》卷四“顺蛮”条曰:“贞元十年,南诏异牟寻掳其王傍弥潜者宗族,置于云南白崖养给之。”又其书“弄栋蛮”条曰:“率众北奔,后分散在磨些江侧,并剑、共诸川悉有之。”《新唐书•南诏传》:“施蛮者,居大施赕、小施赕、剑寻赕,即施蛮部落所居也。”《云南志》卷四:“施蛮,本乌蛮种类也,铁桥西北大施赕、小施赕、剑寻赕

7、皆其所居之地。”(从向达校)。方先生考证说:剑寻赕在剑川城南,为施蛮初居之地,后迁至铁桥西北,其地名施赕者,盖因施蛮所居也。不详其位置,惟今塔城关西北其宗、普喇等处,有较广阔之地,或即在此。“总而说之,西洱河以北邓赕、浪穹地带居民为施、顺二蛮,开元年间,邓赕、浪穹及施浪三浪诏主为其部族之统治家族,被南诏皮罗阁击败,失邓赕、浪穹之地,其统治家族退至吐蕃占据之剑川、野共川,受吐蕃封王。历五十余年后,南诏异牟寻又攻破剑川、野共,俘其统治家族安置于永昌、蒙舍、白崖等处,惟施浪诏主傍罗颠脱走。至于部族居民迁出,《云南志》说:‘傍罗颠走泸北

8、’,‘施蛮、顺蛮部落百姓则散隶于东北诸川’,以地理审之,当是由剑川出走,渡泸(即金沙江)而北,在南诏之东北境,应即元代所设北胜府境。”  这场由战争引起的民族迁徙,还有一部分人口向西北迁徙到了澜沧江流域。《云南志》卷六:“宁北城……即至铁桥城北九赕川;又西北有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