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

ID:2571686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_第1页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_第2页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_第3页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研究的进展论文血小板聚集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多种物质都可以通过各自特异性受体引起血小板的活化与聚集。目前已发现了四十多种血小板受体,其中绝大多数的性质与结构都已阐明[1]。二磷酸腺苷(ADP)是人们发现最早、也是体内最重要的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在体外实验中可观察到ADP诱导的两种血小板聚集类型。低剂量ADP引起较弱的、可逆性聚集,不伴有释放反应;高剂量ADP引起较强的、不可逆性聚集,同时有颗粒成分的释放。由于ADP易被磷酸酶破坏,目前还缺乏特异的ADP受体的配体及抗ADP受体单克隆抗体,血小板表面ADP受体数量较少以及血小板是无核细胞等

2、原因,在技术上很难研究ADP受体的特性.freelol/L)[3]。2-MeS-ADP具有剌激ADP受体的作用。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能力比ADP强5倍,特别是对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能力要比ADP强200倍。αβ-亚甲基-5-三磷酸腺苷也是P2X受体激动剂,但不引起血小板变形。另一方面,ADP的异构物2,5-二磷酸腺苷(A2P5P)及3,5-二磷酸腺苷(A3P5P)是P2Y1受体的抑制剂,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变形和聚集,抑制细胞内Ca2+移动,但不影响ADP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其它P2Y1受体抑制剂ATP与其人工合成的类似物Sp-ATPαS以及一种ADP衍生物ARL

3、66096也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细胞内钙流,同时有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这些配体已成为血小板ADP受体研究的有用工具。2血小板ADP受体缺陷性疾病1992年Cattaneo等[4]首先报道一例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其主要表现为ADP虽可引起血小板变形,但不能诱导血小板聚集与释放,不能促进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或vonRNA存在,可以合成P2X1嘌呤受体。最近Sun等[9]从人血小板RNA克隆出完整的P2X1的cDNA。人血小板和某些巨核细胞系P2X1的mRNA全长为1.8?kb。将cDNA编码区装入载体后,转染至无嘌呤受体的人星状细胞瘤细胞。后者在A

4、DP剌激下,细胞膜钙通道开放,Ca2+从胞外流入胞内。而P2X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suramin与PPADS可以阻断这一现象。用蛋白印迹技术与抗P2X1多克隆抗体在血小板与转染的人星状细胞瘤细胞均检测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70×103的蛋白。这些结果充分证实,人血小板存在着P2X1嘌呤受体,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调节血小板膜的钙通道。另一方面,Leon等[10]按鸡P2Y1的cDNA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人内皮细胞扩增出一条片段,再以后者为探针,从人胎盘cDNA文库中找P2Y1受体的cDNA。人的P2Y1受体cDNA有3?055?bp。其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一条由372个氨基酸残基组

5、成的多肽。有七个疏水的穿膜区。用RT-PCR扩增技术可以证实在血小板及各种巨核细胞系细胞中有P2Y1的mRNA。将人P2Y1的cDNA转染至Jurkat细胞,该细胞就可被ADP与2-MeS-ADP激活,而ATP及其衍化物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这一现象和以前从药理上猜测的血小板P2T受体完全相同。因此,P2Y1受体就是P2T受体[11]。5展望ADP受体结合实验及噻恩并吡啶药理研究资料都显示,在血小板表面可能有两种ADP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也证实了P2X1与P2Y1两种嘌呤受体基因在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的转录与表达。人们已可确定,血小板两种ADP受体有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机制。P2X

6、1受体激活时促进钙离子的内流并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P2Y1受体的激活与G蛋白偶联,通过磷脂酰肌醇的水解引起胞内贮存Ca2+的增加和血小板聚集[12]。这两种ADP受体都是血小板活化必不可少的。任何一种受体的缺陷都导致血小板不能活化,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必须有两种受体的共同参与[13]。血小板ADP受体有独特的性质,ADP是其剌激剂,ATP是竞争性抑制剂;而在其它细胞上ADP和ATP对嘌呤类受体都表现相同的作用。血小板ADP受体类型、结构与功能的最后确定还有待于对先天性血小板ADP受体缺陷患者的基因研究以及对实验动物的血小板ADP受体基因敲除(knockout)的研究结果。血

7、小板ADP受体的确定对于止血与血栓的病理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有人发现,ADP受体参与了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14]。此外,噻氯匹定已是最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类似物clopidogrel也进入三期临床试用阶段。一些ADP受体拮抗剂在动物实验也表现出显著的抗血栓效果,有望成为新的抗血栓药物。这将进一步促进抗血小板药物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