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

ID:26062309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_第1页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_第2页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_第3页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_第4页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对转化英语学困生的认识英语的学困生是学生中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却在班级授课制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下接受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切实转变观念和做法,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气氛,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起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参与,上好每堂英语课,使我们的学困生得到培养和最大程度的转变。一、我校初一新生考试数据分析以我们学校初一新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为例,来了解一下英语学困生的成绩变化。今年初一新生577人,英语入学编班考试总分50分,其中42.5分为A档,21.5为E档。总平均分为28.1871921,优秀率为0.178981938,及格率为0.49

2、7537。前20%人数约为122人,平均分为43.545082,后20%人数约为122人,平均分为10.0873。最高分50分,最低分0分。总体上看,学生在入学之初英语这门学科中两极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英语 20%人数前20%平均分总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后20%平均分考试人数577115.443.809734529.71527780.1889081460.5251310.0873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英语期中总平均分为82.65,优秀率为0.2240802,及格率为0.9046822。前20%人数约为122人,平均分为96.61,后20%人数约为120人,平均分为55.8。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7

3、分。到了期末考试,总平均分为85.82,及格率为93%,前20%人数约为120人,平均分为97.6,后20%人数约为122人,平均分为61.54。数据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英语学困生在及格率和平均分上都略有进步。英语考试人数20%人数前20%平均分总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后20%平均分期中57712296.6182.6522.4%90.4%55.8期末57712297.685.8226.69%93%61.54二、关注学困生,寻找问题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英语学困生都不能张口说英语,读书腔调生硬,拼读能力差,认读单词的方法十分单一,能力也有限,音标这些辅助功能基本用不上,口头表达能力差,书

4、面表达能力比口头表达能力更差;试卷上的书面表达得分低,经常交白卷。这类学生词汇量窄小,书写不规范,单词拼写能力差。我班有几个学生单词听写时总是不能一次性过关,通常要重复3到4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勉强及格。同时,他们的语法概念淡薄,类似Sheverylikeapple.这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在学困生中已经是比较好的表述了。他们对于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十分贫乏,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差,因此篇章的阅读扣分比重相当大。大部分的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科存在着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丧失了兴趣。对我校处于后20%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只有不到46%的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还有点兴趣。另外,英语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明显不足,不仅是

5、英语这门功课是落后的,这些学生中有69.16%的学生是总分也处于后20%的,也就是说语数外科学等主课都是很薄弱的。还有近30%的学生偏科比较厉害,有部分学生理科两门功课是在180分以上,但是文科两门就落下了几十分,有少数甚至是100来分。三、关注学困生,分析落后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学生方面的原因多而且复杂。有部分学生小学在乡下就读,英语没有基础或者基础薄弱。他们虽知英语重要,但不会读、听不懂,词汇难背,句型难记,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有些学困生漫不经心、玩世不恭,已经放弃了学习,他们根本就认定,认真听讲也没有用处,反正考不好。这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的内

6、容形成不了系统;思想上比较懒惰,遇事从不动脑筋想一想,永远在事物的最表面上漂浮。缺乏学习的坚持性,存在想学又怕学的惰性心理,上课时注意力普遍不够集中,人在而“神”不在,上课只是摆样子,整个精神注意力处在迷糊混沌的状态,缺乏坚持学习的起码意志力;大部分英语学困生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导致课后落实不扎实,所学内容脱节。很多学困生的作业都是要老师催,即使催也未必有用。他们往往逃避写作业,能拖则拖,能赖则赖,能抄则抄甚至不抄。他们的学习习惯差,只会依赖老师和家长,但是这些学生的家长不重视的或者学习上无法提高帮助和监督的又占很大的比重。另外,教师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教师不注重学习,知识老化,导致学生学习

7、兴趣缺乏,成绩下降。有些教师缺乏整体观念,“补差”意识,没有及时帮助解决学困生的困难。有些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容量大,难以照顾到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导致跟不上的就一直跟不上。有部分老师把大部分的表扬都留给优秀的学生,对后进生而言,如得不到欣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挫折。  第三,由于中小学教材内容的各自独立性及不连续性,客观上也造成了学生学习衔接的不连贯性。四、关注学困生,寻求有效对策在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