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ID:26281413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_第1页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_第2页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_第3页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_第4页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廖媛陈亚琼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630[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包括CD4+T细胞(Th1、Th17和Treg)、CD8+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并以20例健康人和28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h1、Th17以及Treg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与早期肝癌患者相比,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

2、也明显升高(P=0.016),而Tc1细胞比例却显著下降(P=0.003)。结论随着肿瘤进展,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出现紊乱,提示肿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帮助肿瘤进展和转移。.jyqka,简称肝癌或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分别位列第6位和第3位[1]。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4%[2]。由于肝癌的自然病程较长、起病隐匿,超过80%的肝癌在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疗效欠佳、预后差[3-4]。机体免疫状态对肝癌

3、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影响[5]。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监控机制可消灭绝大多数异常的细胞。但极少数恶性细胞不仅在发生的过程中获得了免疫逃逸的能力形成肿瘤,后者更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来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来帮助自身的进展和转移[6]。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7]。在肿瘤微环境中,既存在杀伤型免疫细胞,如NK细胞、CTL细胞等,它们能直接或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也存在某些调节性或抑制型免疫细胞,如Treg细胞等,它们非但不能清除肿瘤,反而在肿瘤的发生发

4、展过程中抑制其他效应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该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对比性研究,旨在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对象、样本采集和处理肝癌患者外周血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提供。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TheDeclarationofHelsinki)的相关规定,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得到中山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8]。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依据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

5、EASL)的标准[9]。临床肿瘤分期依据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TNM分期(第6版)。所有患者治疗前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20例健康人外周血由广州市血液中心提供。1.1.1实验组从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共收集中晚期(TNMIII期)肝癌患者69例。其中男62例,女7例,年龄26~75岁,中位年龄50岁。1.1.2对照组研究期间同时收集了28例早期(TNMI期)肝癌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作为对照。其中早期肝癌患者,男27例,女1例,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48岁;健康人,男17例,女3例,年龄25~55

6、岁,中位年龄44岁。2个对照组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3样本采集和处理所有入组病例于治疗前2~3d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6mL进行分析。肝素抗凝管收集,收集后6h内进行处理。1.2主要仪器和试剂1.2.1实验仪器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型号为FC500。1.2.2实验试剂流式细胞术荧光抗体:CD3-APC、CD3-ECD、CD4-FITC、CD4-PC7、CD8-PE、IFN-γ-PE购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CD3-FITC、

7、CD56-PC7购自美国BD公司;IL-17A-AF647、FoxP3-APC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IL-17固定破膜试剂盒(IntraPreReagent)购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FoxP3固定破膜试剂盒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白细胞活化剂购自美国BD公司。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灏洋公司。1.3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内抗原IL-17和IFN-γ的检测用白细胞活化剂刺激细胞4h之后进行染色。取50μL细胞(1×1

8、04/μL),加入适量的表面抗体,4℃避光孵育30min,PBS洗1次,离心(4℃,380g,8min),弃上清。胞内抗原染色:加入50μL固定剂,室温避光孵育15min,PBS洗一次,离心弃上清,加入50μL破膜剂,室温避光孵育5min,加入适量的胞内抗体,4℃避光孵育30min,PBS洗1次,离心弃上清,以500μLPBS重悬细胞,用流式细胞仪FC5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