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

ID:26926199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查培金(云南省委机关卫生所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TCD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TCD血流速度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针刺;椎

2、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46-02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椎病,我院通过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针刺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与常规治疗手短进行比较,证明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只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相关研究成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8(56.00%)例,女22(44.00%)例,患者年龄27

3、〜63岁,平均(38.42±3.61)岁,患者病程6个月〜11年,平均(5.28±1.07)年。对照组有男27(54.00%)例,女23(46.00%)例,患者年龄29〜63岁,平均(38.52±3.48)岁,患者病程5个月〜11年,平均(5.41&plUSmn;1.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颈椎平片结果提示寰枢椎错位、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旋颈实验阳性,患者以颈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体位以及头位变化均可

4、诱发,发作吋伴有一种以上的椎基动脉缺血症状,例如言语障碍、肢体麻木、呛咳、复视、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等,冋吋可伴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例如汗液分布异常、呕吐、恶心等等。排除颅内肿瘤、耳源性眩晕以及外眼源性眩晕等。1.3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刺治疗,0.30×50mm毫针针刺,取C2-6夹舒穴、天柱穴、风池穴,直刺20〜30mm行平补平泻法,1次/d,每次留针0.5h,1疗程为10d。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口服西比灵,1次/d,10mg/次,每日睡前服用,同时予以颈部理疗和对症处理。持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

5、果以及TCD血流速度。1.4疗效评定颈颅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基本正常,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即为治愈;颈颅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得到改善,相关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即为有效;颈颅超声多普勒检査结果未改善或者恶化,相关症状、体征未好转或者加重,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5统计学分析采用IBMSPSSStatistic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间的比较采

6、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志。1.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1.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该病能够引起椎-基动脉供血不足,B前治疗手短主要包括针刺、牵引、理疗、药物治疗等。从传统医学的角度而言,椎动脉型颈椎病属眩晕范畴,其病理机制主要是阴精亏虚、肝肾不足,或是气血不足,经脉亏虚,不能上荣于脑等。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颈椎退行性病变所致,颈椎退行性病会使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进而引起椎-

7、基动脉供血不足,使患者产生前庭中枢性眩晕。综上所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着重改善患者的椎-基动脉供血情况,因此在针刺治疗吋应取C2-6夹脊穴、天柱穴、风池穴,以达到行气活血、疏风通络、醒脑开窍功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II观察组患者TCDA血流速度的改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云菲,吴俊梅.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及思考[」].针灸临床杂志,2010,11:65-

8、69.[2】廖映烨,孙冬梅,钟春萍等.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即吋效应评价:正交试验设计[」].中国针灸,2011,06:499-502.[3】梁美爱,段权,黄伟添.百会压灸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