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

ID:27214849

大小:494.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1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_第1页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_第2页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_第3页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_第4页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咽万语吊斯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咽万语吊斯人离骚天问千声悲故国一、关于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

2、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从此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二、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

3、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三、关于楚辞又称“骚体”。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楚辞是具

4、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楚语“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四、关于《离骚》:《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离”,通“罹”,“遭遇”之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五、骚体诗的诵读指导《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

5、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朕(zhèn)—我。秦始皇以前,人皆可用“朕”自称。秦始皇定为皇帝专用。如丧考妣:已故的母亲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1-4家世出身第一节六、品读诗歌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

6、正的法则,隐含“平”意。屈原名平。灵均—灵善而均平,意指美好的原野,隐含“原”意。屈原字原。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5-8名字来历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1-4外修才华第二节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宾语前置,不等待我。我匆忙地就象是在赶路一般,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我在冬天去收

7、揽水边的青藻。5-8时不我待讨论1:屈原为什么要采摘、披挂香草?通过外在的装扮,表现内心的高洁。讨论2: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高洁品质?内美+修能+装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迟暮—年岁衰老金乌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夏天和秋天轮流着在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9-12忧虑国君讨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运用了何种手法?运用比兴手法,以草木零落起兴,同时比喻美人迟暮。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8、。来:相召告诫之辞。不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