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ID:2739789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3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_第1页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_第2页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_第3页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_第4页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1、导言  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2、饮食文化概述  2.1饮食文化的概念  饮食,做名词时指各种饮品和食物;做动词时则指喝什么、吃什么,以及怎么喝、怎么吃。饮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二是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即

2、吃与喝。  对文化的理解,中外比较一致的倾向是宽泛论观点,即大文化观点。诚然,在众多的定义中,宽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但它具有广泛和侧重精神方面两个主要特点。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与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遍广泛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知识界普遍认同的理解,饮食文化学术概念的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是人类食事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物质性基点,正是这三个基本的物质基点

3、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食思想、食惯制是人类食事活动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范畴,组成它的血肉。显然,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它可以简略成如下表述: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事象、精神、规律的集合。  2.2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地域特点  2.2.1饮食文化的形成  俗语说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饮食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在摆脱了原始社会下生产力低下,人们以求温饱而忽略饮食本身的时期,饮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讨论的话题;文化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形的,但是又时时刻刻

4、存在着的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文化的形成必然受到特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地域特点,以及文化自身内的其他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而非孤立的脱离现实的自成一派。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时期: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之后进入到燧人氏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吃熟食,从此进入石烹时代,这也算得上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开端。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

5、子放在上面炒。  3.在伏羲氏时期: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人们开始自己养殖捕鱼来获取食物。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是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

6、,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谷子,作为主食,为五种谷物中的最主要食物。  7.汉代:汉代是我国的饮食文化的丰富发展时期,由于与当时的西域之间在饮食的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引入了如番石榴、胡萝卜、核桃等等的水果蔬菜,同时也学习了许多新的烹饪方式如炸油饼。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由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美味,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

7、叫脂膏,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相比较以前价格也更实惠。  8.唐宋:唐宋是我国的饮食文化的巅峰时期,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由于清朝时期满族的统治,因此在饮食的结构上又有了满族和蒙族的特点。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

8、最高水平。此后,中国饮食文化的结构基本形成。  而西方饮食文化的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