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ID:5515861

大小:11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2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_第1页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_第2页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_第3页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_第4页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合作成员:张莹周赛时徐勇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各自为政,管理好自己的盘子———使用刀叉是为了便于分割利益。中餐则体现了最朴素的集体主义。中国人围桌而聚,继承了原始氏族公社的遗传基因,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人皆可分一杯羹。中餐与西餐中国菜的特征1、讲究选料2、讲究切配3、讲究火候4、讲究调味5、讲究器皿中国菜肴的这些主要特征,无论是地方菜、宫廷菜、官府菜、还是少数民族和寺院菜都具备。正是这些丰富多采,色、香、味、形、器具佳的菜肴,才使中国菜闻名于世,享有“烹调王国”的盛誉,珍馐天下奇。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食物来源:素

2、食为主,肉食为辅烹饪方法:熟食(热食)为主,讲究调味饮食方式:聚餐制饮食强调:经验、味道饮食内容:饮、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食物来源:肉食为主,素食为辅烹饪方法:注重生食(冷食),讲究原味饮食方式:分餐制饮食强调:科学、营养饮食内容:饮、食分开饮食观念中国:感性——注重味色、香、味、形西方:理性——注重营养热量、维生素、蛋白质中国哲学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中国:西方:“吃味”——用料随意素菜为主“硬菜”——大块肉、整块鸡荤菜为主中国

3、人: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肤质细腻,植物性格西方人:高个、长腿、宽肩、肌肉发达,动物性格饮食对象三、中西饮食方式的不同饮食方式中国:西方:团团围坐、共享一桌——相互尊重、礼让、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范畴。自助餐、各取所需、位子不固定、走动自由——对个性、自我的尊重中国饮食文化的当代意义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美食文化唯一应当选择的健康发展之路继承: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但历史是割不断的,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应当走慎读、甄别、扬弃的批判继承之路。无根据张扬和凭空杜撰的“红楼宴”、“金瓶梅宴”以及各种托古造作的奢华筵式、传说食品就首先应当

4、进行认真反省。中国历史上的质、香、色、器、味、适、序、趣、境和谐统一的“十美原则”是我们今天应当很好继承的宝贵遗产。批判继承创新发展创新:在当今时代,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推陈出新,而且更多和更重要的是新原料、新工艺、新成品、新观念,也就是说,要尽可能跳出传统烹饪手工操作、个体经验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来思考和判断。时代科技含量的有无、高低;营养成分的准确数据和安全使用建议;健康文化和时代文明的综合指数等等,这一切都是创新理念的参数。要珍爱自然:拒烹珍稀动物查阅清代满汉全席的菜单,发现其中有龙肝(多用娃娃鱼或穿山甲替代)、凤髓(多用孔雀或飞龙替代)、象披(即象鼻,

5、亦可用犀牛鼻、犴鼻替代)、枭炙(烤猫头鹰)、狮乳(雌狮的乳房)、豹胎、猩唇、猴脑、虎眼、驼峰、鲨鱼翅及唇,熊胆及掌、仙鹤……甚至还有天鹅肉。涉及到许多目前已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野蛮的吃法“活吃猴脑”(系将活猴用木枷锁定,敲开头盖骨,以麦管吸其脑汁),绝对是太残酷了。它反射出人性的黑暗。时代性精神和大众性原则的新理念“家常菜”、“创新菜”、“工薪族消费”的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