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

ID:27897350

大小:63.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_第1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_第2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_第3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_第4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城乡就业调研报告摘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发展较快的新兴城市,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相对成熟,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关键词:城镇化统筹城乡调研报告城镇化与“工”一体,与“农”相连,是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点。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市实施黄蓝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

2、要举措。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就业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和制约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一、基本情况建市以来,东营市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东营市就把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作为全市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2000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的意见》,揭开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序幕。2001年2月,在市人大四届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城镇化战略再次被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2001年3月

3、,根据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东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4月,东营市编制了《东营市“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及措施。2010年,东营市委托南京大学开展城镇化课题研究,编制了“十二五”城镇化专项规划。2012年11月,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确定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发展举措。回顾东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超常发展阶段(1978〜1990年),城镇化率从1977年的12.41%跃

4、升至40.23%,年均提高2.14个百分点;二是平稳发展阶段(1991〜2000年),城镇化率迗到48.27%,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三是加速发展阶段(2000〜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62.08%,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左右。从目前情况看,东营城镇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为了全面了解东营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状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东营市人力资源供需信息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东营市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中进行了简要分析。该报告显示全市未就业人口在调查期迗到了54464人,并从年龄、

5、受教育程度、户口等指标对该群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拥有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据统计,东营市未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较为年轻,75.57%属于21-40岁的青壮年,其中21-30岁人口占到了总数的43.27%,年龄稍大的31-40岁组所占比重也有32.30%;而其他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都很小。青壮年与中老年相比,是劳动力人口中最为生机、最具价值、也是最容易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二)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东营市未就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达55.27%的人口只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次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群体,比重也迗到了31.

6、8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比重极低,只有2.59%。同时也印证了“受教育程度越低、就业越难”这一劳动力市场上的基本规律。(三)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通过以上未就业青年的状况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城镇化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工作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是采取外出打工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和盲目性,工作岗位变动性较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没有一定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隐性失业较为严重。2、农民自身技能素质偏低,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目前务工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

7、含量低、工资收入少的低层次工种。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消费型服务业这类对文化和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工作之外,农村劳动力在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3、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参保率较低。由于失地农民是处在一个城镇化不断发展的阶段,其身份往往比较尴尬,户口是农民而却没有土地及相应补贴,或者是户口是城市居民却没有相应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三、对策与建议造成农民就业难度大、就业范围窄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农民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他们的就业渠道,这样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8、一)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在资金供给、人才培训、项目推荐、信息共享等方面帮助农民转移就业,避免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二是把握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