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

ID:27966293

大小:60.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_第1页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_第2页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_第3页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_第4页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自由宽松的命题形式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中,并因其开放性的“三自”原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备受命题者和学生的青睐。话题作文提倡创新,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与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相契合。于是乎,一大批创新作文应时而生,应运而生。其中也不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并交口称赞的佳作。但也有不少学生在作文创新方面步入歧途,走进误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创新等同于形式的标新立异

2、。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急功近利,过分倾向于传授一些速成的所谓创新技巧:“如何擦亮作文的眼睛一一题目”、“精心打造凤头豹尾”、“用题记后记美化作文''、“怎样让文体出新”等,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按照读写规律在提高作文水平上老老实实下真功夫,一门心思投机取巧,摆花架子,在表面形式上钏劲儿。不是追求文题的一鸣惊人,就是在开头结尾上大做文章,或洋洋洒洒铺陈若干花里胡哨的排比:或故作深沉引用几则牵强附会的名言;或极尽华丽描绘两段美仑美奂的风花雪月。再就是兔子尾巴似的短文前非要一本正经地来点题记,文末还要言犹无尽地缀个后记……600

3、—800字的作文,这么一折腾,还有多少个性?还有多少真情实感?还有些学生作文,为了达到独辟蹊径、推陈出新的目的,远离传统的几种基本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对一些特殊文体趋之若鹫,争先效仿。话剧、书信、日记、童话、寓言、诗歌早在淘汰之列,而实验报告、病历判断书、产品介绍、数学证明题、QQ聊天室等奇奇怪怪的文体,正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甚至,一些几种文体杂交在一起,似是而非,非驴非马让人辩不清文体的作文也不在少数。以上种种脱离写作实际,片面追求形式新奇的模式无疑是对学生培植矫情、助长浮夸。虽然披着创新的外衣,骨子里却是陈旧的模式作文的翻版。二是

4、将创新等同于内容的离经叛道。创新作文倡导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和批判思维,新课标谈到的“独特感受”、“有创意的表达”、“展开联想的想象”无一不是这方面的体现。但凡事过犹不及,有的教师一味强调逆反,一味提倡学生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结果训练出来的学生唯我独尊、桀鹫不驯。他们片面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就是去发明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言人之所未言”。为此,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甚至到了不顾一切、践踏伦理道德的程度。他们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用叛逆的思维评判所有的是与非。在作文中为秦桧翻案,质疑岳飞的“精忠报国”,对丛飞的义举不屑一顾,视感恩为人性的扭

5、曲……津津乐道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并夸大其词过分强调其不合理的因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中考考生在作文中大肆渲染中国的官场腐败、不正之风,预言“中国没有明天”。试问,这样格调低下、离经叛道的狂妄之语能被判定为优秀作文吗?在如此这般的“内容创新”下,某些学生的道德准则紊乱了,人生信念远去了,好恶不判别,是非不分辨,实在是让人忧心忡忡。三是将创新等同于构思的虚无缥缈。创新的真谛在于“我手写我心”,在于真实地抒写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有的学生,错误地理解创新的含义,不屑于说真话,不愿意敞开心扉。而且因为受一些影视文化、流行小说、网络游戏的误导,

6、热衷于脱离生活实际,随意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的“魔幻、玄幻”、让人不知所云的“凶杀言情”、让人茫然无措的低吟哀唱……而且情感消极颓废,构思虚无缥缈,主题荒诞不经,有很多文字纯粹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试看两段出自中学生笔下的文字:“十五岁,我发现自己已经很老了。我拔掉一根青丝,祭奠我早逝的青春……静寂的深夜,我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是同生活一样的无味呀……”真让人哭笑不得!四是将创新等同于语言的花样翻新。曾有一江苏高考学生用文言文写出《赤兔之死》获得满分,而且该考生因为这篇文章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于是,习

7、作天地里刮起了“文言旋风”,一股复古的洪流席卷了中华大地。一些缺乏文言功底的学生邯鄧学步,盲目效仿,在字里行间大量填充“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生造词汇,也想通过这种打破常规的语言束缚得创新作文的头衔进而跻身高分作文的行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竹篮打水一场空。另外,网络语言、英语,包括一些图形符号也取代了文字,堂而皇之地走进作文中。“55555(我哭了)”、“I服了you(我服了你)”、“他(他笑了)”……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究竟是文字的创新,还是语言的畸变?要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任重而道远,这是每个语文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

8、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走进创新的新天地。通过十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特别是结合近几年新课文的要求,我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