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

ID:28113122

大小:4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8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_第1页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_第2页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_第3页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_第4页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报告概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苏晓军)  1.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最早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的学者是以色列人ReuvenTsur。他是沿着形式主义传统,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学研究的先驱一。这一方向的主要研究者还有MargaretFreeman和DavidMiall等。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Tsur一直在进行认知诗学的研究项目。他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研究文学结构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明确地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法国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把该方向的研究引上了认知道路。Tsur强调指出,他所进行的文学批评并不是想替代任何传统

2、的文学批评,而只是试图寻求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他所倡导的认知诗学研究也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应该从认知角度去处理,而是说当传统概念不足的时候就应该去调动认知假设(cognitiveassumptions)。认知假设不应该替代来自其它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而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换言之,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发展理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Tsur致力于研究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文学解释,而他所求助的对象则是分析哲学和认知科学。很多年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连贯的认知诗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就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3、走向认知诗学理论》(Tsur,1992)里。在Tsur看来,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连接人类价值与可能被认为琐碎的文体手段之间的鸿沟(Tsur,1992:19)。Tsur坚持认为,文学的主要目的是把我们的认知处理进行陌生化(-..defamiliarize)或者非自动化(deautomatize)。他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三步曲:第一步是对常规认知处理进行描述,第二步是描述诗歌如何对常规认知处理进行修正,第三步是研究随后根据不同原则进行的重组(reorganization)和文学效果(literaryeffect)。他对常规认知处理的

4、描述主要来自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UlrichNeisser,但后两步的研究是他自己的独创。《走向认知诗学理论》是运用认知科学进行文学批评的最早也是最系统的成功尝试之一。Tsur运用认知科学所提供的工具,探讨认知科学对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的研究所可能做的贡献,既强调个人的认知过程,又强调这些认知过程的普遍性,试图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所以说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不仅是对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传统批评方法根据内省直觉地意识到的文学效果做出了强有力的解释(Tsur,1992:360)。事实上,该书最大的长处就在于

5、它对文学语篇所产生的所有直觉反应都进行了分析探讨。不仅如此,Tsur的认知解释渗透到了语篇的每一个层次,从语音到意义到体裁到文学批评者的心理词典(Tsur,1992:501)。1992年以后,Tsur继续发展自己的认知诗学理论,并于1998年出版了他自己不无得意的戏称为是小小哥白尼革命的另一部认知诗学领域的著作:《诗歌韵律:结构与吟诵———认知诗学实证研究》(Tsur,1998)。在这一著作中,Tsur提出了两个关键思想。首先,-..Tsur从格式塔的感知原理出发,提出了诗歌韵律并不是一个检查规则以确定哪些重音模式与韵律结构之间的映射

6、可以接受而哪些则不能接受的过程。由此,Tsur得出了韵律只有在吟诵中才能被感知这一结论(Tsur,1998:26)。其次,Tsur运用GeorgeMiller1956年提出的关于人类在短时记忆中处理信息能力限制的经典论断以证明自己的韵律感知理论。Miller认为,人类短时记忆的最大处理能力为7+/-2个项目。在阅读诗歌时如果遇到重音模式与韵律模式之间的冲突,读者就必须在听觉记忆痕消失之前找到方法以解决这种韵律吟诵中所出现的冲突。假如在记忆痕消失之前尚未找到解决方法吟诵就被迫中断。因为短时记忆或者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作记忆是不能延长的,所以

7、读者要么就必须对音位和字间界(wordboundaries)作过度诵读,要么就得把某些简单的单位归组(Tsur,1998:73-82)。更重要的是,Tsur以此对为什么最长的诗行为十音节做出了解释,并说明人类认知的普遍性可以解释为什么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诗歌每一行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关于认知诗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的关系,Tsur(2002)强调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研究。认知语言学不会提出认知诗学所问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认知诗学所问的问题。在有些方面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诗学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认知语言学成功地证明了许多不同的隐喻可以浓缩成一个潜在的概念隐喻

8、,而认知诗学则对非常相似的隐喻进行重要区分,并声称这些差异使得语篇中的诗性表述独一无二。认知诗学试图解释读者对语篇的感知效果,试图根据原理找到所感知的效果与语篇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主题结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读者偏爱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