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

ID:28568251

大小:9.5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2-11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_第1页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_第2页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_第3页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_第4页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IL-17及IL-6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摘要目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nasalpolyps.CRSwNP)是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过程是复杂的,表现为上皮细胞分泌增强和鳞状上皮化,黏膜固有层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积聚和胶原沉积,这种结构的改变与炎症细胞浸润相关。但其发病机理尚不是很明确。几.17被认为在下呼吸道重建和慢性炎症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尽管IL.17细胞因子家族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但最近研究认为它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关键因素。细胞因子IL.17在促进炎症的过程中起着

2、重要的作用【l】。众所周知,IL.6是能够诱导分化Thl7细胞的细胞因子【2J,而Thl7细胞以分泌IL.17为主,几.17的主要功能是刺激间质细胞分泌IL.6、IL.8、GM.CSF、前列腺素E2和NO[3。7】,同时,几.17还促进支气管纤维细胞合成IL.6和IL.8。曾有学者报道IL.17在哮喘中表达增强,嗜酸性粒细胞是m.17主要来源之一,证明了IL.17在气道重构中的作用嗍。目前已知,IL.6在细胞因子IL.17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在各种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的细胞因子,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证明了IL.6在慢性鼻窦炎中起作用。虽然IL.6已经被

3、认为是慢性鼻窦炎中炎症发生的标志,但是其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而IL.17作为最近较新的细胞因子,对于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于通过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IL.17和IL.6的表达情况,来进一步探讨IL.17及IL.6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病例选择、实验分组及取材。本实验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和正常下鼻甲粘膜对照组两组。鼻息肉组织、下鼻甲粘膜组织均来自于2009年10月~'2010年8月在我科住院者中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23例鼻息肉标本来自我科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

4、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在48.5岁,19例正常下鼻甲粘膜来自我科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在25.63岁,平均年龄在45岁。全部病例均无变应性鼻炎、哮喘等变态反应史,中文摘要排除其他全身疾病,并术前4周未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组胺药等药物治疗。标本经10%多聚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用于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在高倍视野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观察IL.17,IL.6的表达部位及表达情况。所有资料均运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处理数据,以

5、a-0.05作为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在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覆盖,上皮下为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还可见有不规则的囊性扩张的腺体,并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

6、著性意义(P<0.01)。4IL.17和IL.6两者在鼻息肉中表达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7(P

7、_——————————●——————_●——_-——_---●—--_——●———●__-——一Thedisscussionofinterleukin.17andinterleukin一6inthepathogenesisof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nasalpolypsABSTRACTObiecfive:Chronicrhinosinusitis(CRS)withnasalpolypsiSanupperairwayinflammatorydiseaseinwhichthestructuralmodifica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