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

ID:28837049

大小:146.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4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_第1页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_第2页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_第3页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_第4页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一、力1、概念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2、知识点(i)如何判断力是否存在:可以从被作用物体是否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是否变化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ii)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施力物体(iii)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有大小&方向:力是矢量(iv)力的图示:力用带箭头线段表示(大小:线段按一定比例画出,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方向:线段指向;作用点:箭尾位置)力的示意图(简单表示、更常用)3

2、、例题(1)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图中描述足球在斜向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B(2003年江苏理综题)二、重力和重心1、概念重力: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2、知识点重力的三要素: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作用点:物体的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可看作集中于某一点)确认重心:(i)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几何中心(ii)分布不均匀:e.g.不倒翁、跳高(iii)中心可以不在物体上3、例题找重心:三角形,跳高运动员的

3、中心位置三、形变和弹力1、概念形变:物体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物体受力会产生形变。形变分为:弹性形变&范性形变形变&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对引起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力叫做弹力。弹力: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引起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知识点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e.g.推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弹簧弹力(F=kΔx),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弹力的产生条件:产生形变。弹力三要素:两种主要情况:绳子&支持面绳子方向:沿绳子自身方向大小:给出or通过力的平衡得出作用点:接触点支持面

4、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大小:同绳子作用点:接触面(力的示意图中常用接触面的中心来表示)3、例题(1)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的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A、D(2003年广东、广西、河南大综合)(2)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Oa位于

5、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b、O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图所示.三个球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F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Fb和Fc,则A.Fa=Fb=FcB.Fb>Fa>FcC.Fb<Fa<FcD.Fa>Fb=FcA四、摩擦力1、概念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相对运动的叫做摩擦力。2、知识点摩擦力分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产生条件: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三要素: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静摩擦力:力的平衡推导方向:阻碍相对运

6、动方向作用点:接触面处3、例题(1)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F1=10N、F2=2N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0B.6N,方向向右C.10N,方向向左D.2N,方向向右A*撤去F2呢?B.力的合成1、概念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方向,叫做力的合成。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或者力的作用线可以相交在同一点的力叫共点力。2、知识点力的合成可简化分析过程合成力的作用效果与原先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是一种等效替代。由于力是矢量,力的

7、合成使用矢量运算,即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理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对角线来表示。图像法&解析法:F2=F12+F22+2F1F2cosθ实验: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目的: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带绳套的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个)、刻度尺、量角器。实验结论:合力与分力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C.力的分解1、概念力的分解: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分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分解。2、知识点力的分解也是一种等效替代,是力的合成的逆

8、运算,也可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通常根据这个力产生的效果来确定力的方向。3、例题(1)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2的方向是唯一的(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C(2012年上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