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发展》PPT课件

《毕生发展》PPT课件

ID:41953081

大小:830.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9-05

《毕生发展》PPT课件_第1页
《毕生发展》PPT课件_第2页
《毕生发展》PPT课件_第3页
《毕生发展》PPT课件_第4页
《毕生发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生发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毕生发展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的发展第四节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的观点主要是: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手部动作,行走)且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一、心理发展的实质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

2、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心理发展的实质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年龄的特点:稳定、共同、且可变。毕生发展观的9个年龄阶段(P281)“关键年龄”(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

3、论先天因素论VS后天环境论狼孩印刻图片三、影晌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这种可能”是否变成现实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一)横断研究法研究(二)纵向研究法(追踪研究)(三)群体序列研究法(混合研究)四、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N个被试(2008.7)20一个盲童和正常的婴儿一样到一定的年龄会微笑,这样的事实说明了下列哪一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A.学习B.后天行为C.模仿行为D,先天因素(2006.4)19.对于动物中的“母亲印刻”以及印度狼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学会人类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等两

4、种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的观点是()A.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B.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论(2009.4)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2007.8)9.为了研究一个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合适的方法是()A.纵向研究法B.横断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问卷法(2006.4)15,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儿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A.横断研究法B.纵

5、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2007.4名词)关键期(2008.7,2007.7名词)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一)胎儿的身体发展胚胎期:主要发展身体系统和器官几乎所有发展上的缺陷(如兔唇、肢体不全、盲、聋等)都发生在怀孕的前三个月中。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出生后一个月这时个体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开始与外界环境发生直接的关系。所以,他必须独立地调节自己的主体,以适应客观现实,这就为心理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要求和基础。主要发展任务:条件反射的形成(胚胎

6、时期的反射个体最早出现的动作)特点:形成慢,不稳定,不易分化“抱”&“吃奶”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外在,内在两方面的发展(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非常接近于成人的了(二)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1)由上到下。(2)由内到外。(3)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一)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触觉(最早)、听觉、视觉p293(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

7、0-2岁:感觉、动作认识,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比如用特定的字来代表人、地点等。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左右:守恒概念、行动心理表象(开始运用符号进行逻辑思考),“自我中心”下降和克服“片面性”,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抽象思维得到发展和完善)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一)依恋行为 表现为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系。动物也具有依恋行为:印刻(二)性别社会化在社会化

8、过程中,习得性别模式。性别角色标准?不同文化下的性别角色标准?统一文化下不同阶段性别角色标准?(家庭、学校、小孩、成人)(三)道德判断的发展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三)道德判断的发展皮亚杰采用观察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