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ID:29979946

大小:50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5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1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2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3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4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省苏州市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l20分.考试时问为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或考试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答第Ⅰ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答第Ⅱ卷时,答隶要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指定位置。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

2、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惹意。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乳酸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特性是’A.由ATP供应细胞分裂所需的能量B.无氧呼吸产生CO2C.遗传物质是DNAD.在核糖体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B.质粒的化学本质是核酸,是艾滋病病毒(HIV)的遗传物质C.肝糖原的化学本质是多糖,是人和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等作用3.两组溶液比较时,浓度大的称为高渗溶液。现将甲、乙两个洋葱的鳞片

3、叶外表皮撕下,置于0.30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甲表皮细胞的原生质略微缩小,乙表皮细胞的原生质明显缩小。就实验开始时,有关甲细胞液、乙细胞液、蔗糖溶液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较该蔗糖溶液而言,甲细胞液为高渗溶液,乙细胞液为低渗溶液B.较该蔗糖溶液而言,乙细胞液为高渗溶液,甲细胞液为低渗溶液C.较甲细胞液而言,乙细胞液为高渗溶液D.较乙细胞液丽言,甲细胞液为高渗溶液4.右图为测定动物呼吸装置的示意图(图例:1.青蛙;2.盛有某种试剂的试管;3.广口瓶;4.软木塞;5.细玻璃管;6.红墨水滴;7.温水;8.水槽)。下列关于该装置的

4、描述中,正确的是A.试管内的试剂是饱和的CaCl2溶液B.广口瓶放入盛有温水的水槽内是为了使瓶内温度恒定C.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会左右移动D.该装置可直接测得动物呼吸时所释放的C02量5.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可以确定细胞已经死亡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黑藻细胞时,发现细胞质流动速度缓慢B.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22g/mL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C.用台盼蓝对动物细胞染色,发现细胞被染成蓝色D.在高倍镜下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未观察到细胞核和细胞器6.实验人员将某种生长良好的绿色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暗处理lh,

5、再保持相应温度不变,置于25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处理lh,分别测定植物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黑暗条件下,27℃时植物有机物消耗速率为1mg/hB.28℃时,该植物经上述处理后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3mgC.29℃时,该植物在25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处理lh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6mgD.若在30℃、25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昼夜l2小时交替进行,该植物能正常生长7.下列关于物质提取、分离与鉴定类实验操作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直接观察花生子叶切片,发现细胞质局部呈橘黄色B.绿叶中色素提取时

6、,无水乙醇添加过多会导致提取液的颜色加深C.提取、分离洋葱和鸡血细胞DNA的操作过程不完全相同D.SDS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分子主要依据不同蛋白质分子带电性质的不同8.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分裂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需要DNA聚合酶发挥作用B.BC段可能发生了联会及同源染色体分离C.适宜的低温或秋水仙索溶液均可作用于BC段,抑制纺锤体形成D.DE段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9.某植物(2n=26)的基因组成为AaBb.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Ⅱ、Ⅳ染色体上。该植物

7、的某个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间期、前期及中期均正常,但分裂后期时一条Ⅱ染色体的着丝点因未与纺锤丝相连而滞留在细胞质中,后被核酸酶分解而消失。则A.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为A、a、B、bB.该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5、27C.该次分裂产生的异常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Bb(或aBb)D.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单倍体核型10.5一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的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的DNA中的碱基数目保持不变.但(A+T)

8、/(G+C)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先的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主要是A.诱发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种类的置换B.破坏碱基对之闻的氢键,导致DNA分子结构不稳定C.阻止碱基间正常配对,并导致部分碱基缺失D.破坏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间的磷酸二酯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