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

ID:30218865

大小:7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8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_第1页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_第2页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_第3页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_第4页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地句法语义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汉语情态动词又可称为能愿动词或助动词,汉语语法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马氏文通》中就已经提到“助动词”的表“势”作用,此后的文献中虽没有明确提到情态动词,但也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到了情态动词的研究。现代汉语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和英语语法下的情态动词的研究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对于第二语言在情态动词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帮助,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我们发现己有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本体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给我们的情态动词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

2、本文以生成语法理论为基础,着重于英、汉情态动词的不同点,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情态动词的词性、分类以及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的过程特点等问题。用具体的现代汉语语料来分析验证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选取母语为英语、目的语为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中发现汉语情态动词在第二语言成人习得中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拟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分析汉语中的典型情态动词,通过汉英情态动词的对比发现汉语情态动词自身的一些特征,并采纳Huang(1988)中对汉语情态动词的

3、分类(Huang(1988)将汉语的情态动词分为控制情态动词和提升情态动词),紧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二语习得者在习得汉语控制情态动词和提升情态动词时有什么不同,以此来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对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的实际问题,根据汉语自身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相结合,找出行之有效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教学对策,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独特的汉语词类。2.汉语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二、国内外发展趋势1.关于情态动词名称和词类归属问题的争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有关汉语情

4、态动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汉语语法的研究,黎锦熙(2001)第八章“动词细目”里就用上了“助动词”这个术语,说它是“帮助动词占其一部”的。他认为助动词是用来帮助动词的。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里都讲到“能愿式”,因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用上了“能愿动词”这样一个术语。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些语法论著,有称为助动词的,也有称为能愿动词和情态动词的。赵元任(1979)中把助动词归在了动词之下,给助动词的定义是“助动词是拿别的动词做宾语,不拿名词作宾语。”并列举了助动词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动词的区别。朱德熙(1982)也把助动词归于动词之下,并分

5、组介绍了每组助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赵元任(1979)和朱德熙(1982)都把助动词归于动词类属之下,并列举了助动词自身的一些特殊用法。吕冀平(1983)将能愿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附类,并将能愿动词分成三组(表可能、表必要、表意愿)进行了讨论。李人鉴(1983)认为随便确定几条标准来判断某些词是不是助动词,这是不够科学的,我们还得看看这些情态动词在实际运用中的各种情形。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发现有些动词是和所谓“助动词”有极其近似之处的。因此就有这样一个疑问,在动词里面是不是应该分出所谓“助动词”这个小类来,如果确实需要,又应该怎么样确定它的范围,这都是有待

6、进一步加以研究的问题。针对能愿动词的范围问题,马庆株(1988)做了一个界定,他认为汉语能愿动词是只能后加谓词性成分的非自主动词。所谓的自主动词也就是从语义上说是能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的。所谓有意识的动作行为,指的是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非自主动词表示无意识、无心的动作行为,即动作行为发出者不能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非自主动词也表示变化和属性。汉语助动词所表达的大都是情态意义,故赵元任(1996[1968]:609)指出:“有时候,助动词也叫`情态助动词'(modalauxiliaries),因为助动词是表示后头动词语义上的情态

7、。”李英哲等(1990)认为:“因为助动词通常用来表示后面动词的情态(如:允许、能力或职责),所以又叫情态动词或情态助词。”“情态动词是用来表达情态的,即说话人对由主要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态度。”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郑贵友(1989)列举了前人有关助动词的词类归属以及哪些词可以列入助动词的范畴问题。通过分析,他认为前人的研究并没有给助动词划分出一个清晰的类,并且认为汉语的助动词和英语助动词有很大的不同,英语里的“助动词”在形式、意义上都与一般动词有一定的差别,确实是一种辅助性的动词。相较之下,汉语的“助动词”就不是这样的。其成员大多数不仅有词汇意义,而且可以单独

8、做谓语动词。它的实际情况是:一部分不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