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

ID:3054144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_第1页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_第2页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_第3页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_第4页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淡化写作概念,激发习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根据年级特点,对作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年级习作强调“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实际上淡化了写作概念,注重激发作文兴趣,抓住作文教学的实质,寻找到一个提高语文素质、夯实作文基础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以读促写,仿中有创  如果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的文章,是研究别人的“创作”,那么指导学生作文,就是要求学生运用从别人的“创作”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创作”。因此,要把从别人“创作”中学到的知识变成

2、自己的知识,练好作文基本功,我认为仿写是中年级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激发作文兴趣、感受作文成功的捷径。  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训练的侧重点,某些文章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构思精巧,读了使人身临其境。因此,要让学生多读、熟读甚至背诵,从而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写中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美,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用词造句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促进学习习作能力的尽快形成。5  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海底世界》、《三月桃花水》等课文时,教师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进行课堂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句式仿写、结构段仿写、过渡段仿写、细节仿写等,掌握一些常见的构段

3、方式,同时处理好模仿与创作的关系,提高写作能力。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习作能力后,可引导学生比较描写同类事物的课文,从中吸取精华,使习作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教学《翠鸟》后,可将《沙漠之舟》、《大熊猫》、《一只小鸟》等课文中作者喜爱动物的细节进行赏读、对比、品评,凭借教材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练即兴文,激习作情  在作文教学中,我借鉴情景作文教学法、童话引路法,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要求学生多练、勤练。如随课文续编、续写、改写、仿写、写想象文等,但在作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即兴作文是激发初学作文者写作情趣,提高作文能力的好方法。这种方法负担轻、见

4、效快,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用我手写我口、写我心,出口成文,感受作文成功的乐趣。  如:一周星期一早上,第二节课铃声响过,我兴高采烈地去上课,一进教室门见黑板没擦,就不高兴地问:“今天该谁值日?为什么黑板没擦?”学生你看我,我看你,窃窃私语没有回答。我回头看了值日表亮开嗓门生气地问:“李源,你下课干什么去了……”没等我把话说完,李源站起来不假思索地说:“老师,上周第二组的卫生没搞好,被罚了,今天擦黑板的应该是师彤。”5这时坐在第一排的李亚华一个箭步跨上讲台,拿起黑板擦刷刷地擦了起来,因为他个子小,踮着脚上面的还够不着,大个子班长朱小强跑上来,接过他手中的黑板擦几下子就

5、擦干净了。这一切发生地这么突然,又结束地这么迅速,此时教室里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静得出奇。我走上讲台,面对四十七双眼睛,沉默了片刻,突然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每个同学都是集体的主人,只有认真完成大家交给自己的任务,才是热爱集体的表现。现在我请你们把刚才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写下来。”不到20分钟,大多数学生已经完成了初稿,通过朗读令人惊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源这样写道:“要不是我的自私,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我也不会惹老师生气,耽搁给我们大家上课的时间。”组长赵亚梅在文中写道:“面对这黑板,我为自己没尽到责任而感到愧疚,我想,这样

6、的事情再也不会在我们班上发生了。”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捕捉瞬间的一幕,饱含深情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愿望等,习作就会成为学生手中的一架摄像机,凭借小摄影师的兴趣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命题新颖,激活思维  命题是作文教学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命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习作的训练成败。中年级学生作文水平不太高,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好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知识经验水平之间的关系,如果多次多扣单位训练命题,不变通,学生就会倒胃口。如《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

7、熟悉的人》,学生每学期都写,尽管写了好几遍,但作文还是老样子,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学生不感兴趣,不会绞尽脑汁地选择和组织题材。5  在教学中,我很少出命题作文,习作与所学课文同步,上到什么样的文体,就写什么类型的文章,但绝不是机械地让学生死搬硬套,而是指导他们把积累的知识灵活地融合在平时记录的身边小事情中,如课间活动、课堂上的笑声、电视中感人的一幕、家庭中的悲欢、各种演讲、比赛等,从中精选材料,合理布局,激活思维,自己命题,即使写单元训练中的命题作文,也要设法将题目和要求变新,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很快进入作文状态。  四、情感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